苏仙岭下读好书丨《解读中国经济》

唐安杰     2025-06-28 16:46:18

图片

推荐理由:

为什么选择《解读中国经济》

这本书具有权威性与时代性

林毅夫教授作为新结构经济学的创始人,长期致力于从中国实际出发,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他不仅在学术界享有盛誉,更以其深刻的政策洞察力和实践经验,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贡献了诸多智慧。他以全新视野和系统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紧跟时代步伐,解读中国当前经济命脉的教科书。他根据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课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再版,如最近针对“中国崩溃论”“唱衰中国”的论调,就及时在增订版中增加了新的内容予以驳斥。正如书中序言概括所提到的:这是一部中国新时代的经济学。

这本书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

林毅夫教授通过长期的阅读、思索、考察以及和学界朋友切磋,形成了自己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发展转型等现代化努力成败的全新观点,这些观点独创了一个以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产业技术制度内生、企业自生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一以贯之”的经济发展转型理论体系。他在书中提出了许多颠覆传统经济学思维的观点,例如赶超战略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运用、新常态下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转型升级、中美贸易摩擦根源与中国应对策略等,不仅突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局限,更为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全新思路。这些创新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政策工具箱,有助于我们在实践工作中突破思维定式,找到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解决方案。

这本书具有可读性与实用性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巨著,更是一把开启中国经济智慧宝库的钥匙,它以独特的视角、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理解中国经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壮丽画卷。它不仅是理论研究的宝库,更是实践工作的指南针,能够帮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精准性。

主要内容:

《解读中国经济》的核心思想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与阶段性特征

本书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详细梳理了中国经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历程,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内在逻辑。书中指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非偶然,而是基于比较优势战略的充分发挥、制度变迁的渐进式推进以及政府与市场作用的有机结合。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着不同的约束条件与发展机遇,从计划经济时期的资源短缺与效率低下,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要素驱动与出口导向,再到新时代的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始终在动态调整中寻找最优路径。这种历史视角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过去的成功经验,更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与中国经济实践

作为新结构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本书系统阐述了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作者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及其变迁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而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又依赖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在这一理论框架下,他分析了中国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技术创新模式以及制度变迁路径。例如,在劳动力充裕的阶段,中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参与全球分工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随着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中国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他还探讨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调“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发力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引导、市场秩序维护等手段,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外部条件。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新版新增了在新常态下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探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文化复兴的深刻内涵,并对中美贸易摩擦、“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透彻的解读。

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机遇与挑战

在展望未来时,作者指出,中国经济仍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从机遇看,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这些优势为经济长期向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随着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中国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高端制造业等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挑战看,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结构性矛盾与外部风险。例如,人口老龄化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际贸易摩擦、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等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也对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构成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国际合作与开放等。这些政策建议不仅具有理论深度,更具有实践可操作性,为我们在“十五五”规划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阅读感悟:

从理论到实践的启迪

理论层面的感悟:重新审视经济学思维

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许多理论观点打破了我们对传统经济学的认知。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没有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来进行。过去,我们习惯于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为框架分析中国经济问题,但往往发现这些理论在解释中国实践时存在诸多局限。例如,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万能与政府失灵,但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制定、市场秩序维护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作者提出的“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的理论,让我们认识到,经济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需要根据具体国情与发展阶段进行创新与调整。这种理论思维的转变,为我们理解中国经济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提醒我们在政策制定中避免生搬硬套西方理论,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实践层面的感悟:以科学理论指导改革与发展

本书不仅是一部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实践指南。作者提出只要潜力允许,让发展中国家不去追求高增长并非明智之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应当不计后果地盲目追求增长,上述的增长潜力只是从技术面来考量,转变为现实还需要供给侧和需求侧提供适当的条件。如果我们想要可持续地发挥增长潜力,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应该辅以需求侧的必要措施。作者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这些理论为郴州构建“1221”现代化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有色金属新材料‌和‌文化旅游‌两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锂电新能源‌和‌现代装备‌两大新兴产业,并提前布局发展‌数字产业、低空经济产业‌提供了依据。作者提出,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克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的瓶颈障碍,我们有望实现长期稳定增长;又如面对增长乏力、失业高企和不平等恶化的局面,提出了保持定力,深化国内的改革,提高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并采取明智的、前瞻性的、全局性的政策,从而在“两岸猿声啼不住”时,确保我们能够“轻舟已过万重山”。同时,书中对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例如,在“十五五”规划中,我们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发的投入,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乡、区域与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翱翔未来:以经济学智慧引领高质量发展

旌旗逶迤舞苍穹,郴州华章绘宏图。展望“十五五”规划,中国经济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我们要借鉴书中提出的全球治理重构理论,利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把让劳动密集型产业“抱团出海”,让GDP(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等于所有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之和)变为GNP(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等于所有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作为发展合作的一个法宝,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和非洲国家“筑巢引凤”,抓住工业化现代化的机遇,构建郴州的现代化对外开放的新型产业体系。

我们要以作者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为指引,立足中国国情,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实施产业升级培育战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和创新应用,支持多技术路线探索和交叉融合。充分利用 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加快生产制造全过程数字化改造,加快新一代智能制造发展。

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十五五”期间,郴州低空经济要初步构建现代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力争在低空制造、低空文旅、低空物流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编制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图谱,建立低空经济企业数据库,开展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招商。重点聚焦无人飞行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整机制造以及传感系统、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制造相关企业,积极招引深圳翼能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的超轻型柴油发电机、超长续航无人机柴油增程、载货无人机、移动空调、振幅式发电、海陆空三栖飞行器、空中摩托车等一批核心前沿高端技术。郴州低空经济产业要成为未来产业布局的重中之重,以场景带动产业,以产业拓展市场,要按照市委书记吴巨培今年2月提出的“十个一”要求,即要制定一个规划、要完善一批设施、要发展一批产业、要建设一网管理、要拓展一批应用、要培育一批主体、要出台一个政策、要提升一个环境、要开展一批试点、要争取一批支持,抓好落实。

推动郴州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以“蓄势腾飞、郴州翱翔”的战略视野,谋划郴州、发展郴州,“为郴州发展而干、为郴州人民而拼、为郴州荣誉而战”,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四大定位”,持续推进“六大新行动”,全面彰显“七个新担当”。郴州将以区位为翼、生态为羽、改革为风、产业为骨,翱翔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建功必定有我”的担当,共同谱写郴州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

(推荐人唐安杰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总经济师、高级经济师、市人大常委会计划和预算审查专家)

责编:何庆辉

一审:何庆辉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