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思法 |从酱园弄血案到永州花店:法网如何终结那把染血的菜刀?

    2025-06-27 17:54:32

杨友林

当婚姻沦为刑场,暴力反抗是否仍是唯一选项?陈可辛导演的《酱园弄·悬案》将我们拉回1945年的上海弄堂:饱受丈夫凌虐、濒临崩溃的詹周氏,绝望中举起了菜刀。旧时代腐朽的司法未能成为她的盾牌,孤绝个体似乎唯有血腥反抗一条绝路。她的悲剧虽推动了社会对婚姻暴力问题的关注,却仍是时代碾压个体的沉重叹息——尽管 1950年《婚姻法》未明文界定“家庭暴力”,但其确立的男女平等、禁止虐待等原则,已为后续反家暴立法埋下了制度伏笔。

历史何其相似,答案却已天翻地覆。在湖南永州,朱女士遭前夫追至花店施暴。她未重蹈詹周氏覆辙,而是带着伤痕径直踏入检察院。48小时!一份人身安全保护令火速签发,筑起法治“隔离墙”。检察官主动出击,调取证据,粉碎“举证难”困局——这不是幸运,是制度的必然光芒!

法治的进化始于对家暴本质的深刻认知与制度执行的雷霆之力。家暴早已撕下“家务事”的遮羞布,被法律明确定性为违法犯罪。湖南冷水滩,周某藐视保护令再施暴,等待他的不是调解,是法院5000元罚单+严厉训诫!这是2016年《反家庭暴力法》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刚性宣示:法律尊严,不容亵渎!

法治的深度更在于联动机制的精密编织与保护触角的精准延伸。上海等地,反家暴联动机制高效运转:法院依职调查、公安快速处置固证、妇联社区庇护支持,合力驱散孤立阴霾。广西等地,保护令更将精神控制、经济暴力纳入禁令范围,让无形伤害无处遁形。

法治的温度尤其闪耀在对最脆弱群体的兜底守护上。父母双亡的小花陷家暴阴影,湖南三级检察机关启动“检·爱计划”:司法救助 + 心理疗愈 + 长效帮扶,形成“1+N救助接力”,守护“下一个詹周氏”。永州基层实践高效务实:妇联24小时助力申请,社区派出所严密监控;为特殊群体提供离婚、财产、心理“一站式”服务;专业力量下沉社区源头化解纠纷——冰冷的法条在高效协作与人文关怀中,化作了可触可感的安全温度。

从菜刀到法槌:复仇悲歌转向制度救赎。詹周氏狱中接过蛋糕的微光,在现实中已成燎原星火:上海甲女士凭7次报警+孩子恐惧画作,赢得房产与赔偿;永州朱女士借保护令底气,重开花店。联动机制与救助体系编织的防护网,让受暴者无需以命相搏,便能挣脱牢笼。

八十年血泪启示:终结家暴,救赎之道不在私力复仇的菜刀,而在国家公器法槌的威严与温度!法治的真谛,是让染血菜刀永封历史——成为制度进步的警示坐标,而非反抗图腾。当高效联动机制取代个体孤立,当法律条款深扎街头巷陌,从深渊垂下的救赎之索方显坚韧。

我是九嶷山下的杨哥,法治思维,思虑法治!

责编:曾雨田

一审:曾雨田

二审:刘欢乐

三审:戴志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