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星区大科街道:防汛一线,守护安澜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27 15:45:1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李小娟 陈志博

今年汛期以来,面对持续强降雨考验,娄星区大科街道水利组转业军人曾松春以“退役不褪志”的军人本色,率领团队筑牢防汛安全屏障。其突出贡献获区水利局通报表扬,其创新的防汛物资储备经验在全区推广。

科学备战,筑牢防汛“铜墙铁壁”

作为部队转业至地方的水利新兵,曾松春迅速进入角色,着手修订《福潭水库防汛应急预案》和《福潭水库调度方案》,创新性结合历史水文数据细化响应流程,组织防汛专项应急演练,提升应急能力。他主动对接区水利局专家团队,为干部群众开展防汛培训,优化水库调度策略,实现科学决策。

在物资储备中,他立足实战需求,累计完成9338件防汛物资盘点,针对福潭水库病险部位增配应急电源、快速堵漏设备,并采用“1+10+N”重型设备储备模式——水库常备1台挖掘机,辖区应急调配10台挖机及200立方砂石,该做法成为全区防汛样板。

脚步丈量安全,责任诠释担当

作为福潭水库技术负责人,曾松春坚持“巡查三及时”原则(及时发现、排除、上报隐患),每周至少开展1次全覆盖检查,暴雨期间加密至2-3次。6月23日暴雨巡查中,他因溢洪道湿滑摔伤,仍坚持完成检查,确保水库无恙。汛期以来,他累计劝离河道危险区域群众10余人次,有效预防溺水事故。

除水库外,他更是主动参与排查孙水河、涟水河及16个社区骨干山塘,整改隐患12处,确保5.6公里河道畅通。同事称他“防汛活地图”,村民赞其“安全守护者”。

枕戈待旦,诠释军人底色

防汛关键期,曾松春全天候驻守岗位,深夜处置险情成常态。家住水库旁的刘大娘回忆:“半夜看到手电光就知道是曾松春又来巡查了,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

从橄榄绿到水利蓝,大科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表示,曾松春成为基层防汛工作标杆,推动形成“科学防控、全民参与”的防汛格局。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