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6-26 11:05:55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彭亮
二十载春秋,三尺讲台。娄底市第三中学教师曾三三,以细致严谨的作风践行教师誓言,用行动感染学生,用爱心浸润心灵,培育出累累桃李。作为娄底市优秀教师、娄星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她以爱岗敬业、潜心教研、以爱育人的实际行动,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教育诗篇。
爱岗敬业,躬耕笃行
自2005年踏上讲台,曾三三便将“培养‘诚信、感恩、踏实、好学’的学生”视为己任。无论接手何种班级,她都一丝不苟,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课,用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她深知,理解和尊重是因材施教的基础。通过细致观察与真诚沟通,她总能精准把握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给予最有效的引导。
2019年,她接手了摸底考试垫底、纪律涣散的1927班。这个班学习氛围低迷,部分学生甚至消极厌学。对此,曾三三从稳定情绪、重建信心入手。她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促膝谈心,深入家访了解情况,发掘学生闪光点。班里有个“调皮大王”邓某,了解到他热爱跆拳道,曾三三便鼓励他担任体育委员,并支持他组建跆拳道队。邓某将精力投入训练,加入娄星区体校跆拳道队,不仅改掉了坏习惯,学习也步入正轨,最终成功考入高中。在曾三三春风化雨般的努力下,1927班蜕变为学风浓厚、纪律严明、尊师重道的集体,连年荣获校级“优秀班级”“优秀团支部”。
十五年班主任生涯,是责任与付出的见证。曾三三多次获得娄星区人民政府嘉奖,荣立三等功,并屡获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一串串荣誉,是她用爱心与责任守护学生成长最朴实的注脚。
潜心教研,探索创新
“打铁还需自身硬。”曾三三深谙此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扎实功底是她教学的基石,但追求卓越的脚步从未停歇。她精研《新课程标准》,潜心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朱永新、于永正等名家专著,订阅专业期刊,积极参与各级培训,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与理论水平。
“让每一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她不懈的追求。她勇于探索新教法、新课型,形成了独特的“愉快教学”风格。枯燥的文本在她轻松幽默的讲述中,化作引人入胜的故事,让听课者如沐春风。她还创新开展“课前三分钟古诗鉴赏”,让每名学生成为经典的鉴赏者与传播者;利用早读进行“新闻播报”与“评论”,锻炼学生口才。她的课堂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所教班级中考语文成绩常列全区前茅。
教研成果同样丰硕:2010年获娄底市首届初中语文教师五项全能大赛一等奖;2018年、2023年分获湖南省在线集体备课大赛二、三等奖;2021年、2023年、2025年在区、市送教下乡活动中均获示范课一等奖;2021年获《湘语时光 红色记忆》诵读大赛省一等奖;2025年获娄星区中考语文复习课竞赛一等奖。
作为2021年成立的娄星区彭英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她积极参与组织古诗文教学、阅读教学、送教下乡等大型研讨活动,引领区域语文教学发展。2023年,她被选拔为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考官。其撰写的论文《亲子沟通视角下中学生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获国家级一等奖,《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获娄底市二等奖。
以爱为源,润泽生命
在曾三三心中,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热爱学生是师德之魂。她平等对待每名学生,言行垂范,不偏不倚,以母亲般的温暖感化心灵。
2021年,学生陈某突发急性胃出血。曾三三不顾风雨,第一时间将其送医,并带着水果探望。担心陈某学业落下,她不顾疲惫,课后坚持赶往医院为其补课。陈某康复后动情地说:“老师,您真好!我一定努力读书,不辜负您!”
学生杨某入学时,摸底考试语数总分仅73分,无心向学。曾三三多次耐心沟通,得知其父母离异后,父亲疏于关心,她孤独迷茫,常混迹网吧。曾三三明白了问题的根源,于是在学习生活上给予杨某无微不至的关怀,并安排优秀学生帮扶。温暖的阳光逐渐驱散了杨某心中的阴霾,她开始积极向上,最终在升学考试中成功考入高中。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曾三三正是以无限的耐心、如针的细密、不倦的爱心,为无数渴望向上的生命筑起健康成长的港湾,悉心托举每一个追求梦想的灵魂。
“三尺讲台勤耕耘,桃李芬芳结硕果。”曾三三始终怀揣一颗赤子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以激情点燃理想,以责任诠释担当,以爱心锻铸师魂,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生动践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她的故事,是爱与智慧浇灌出的最美教育篇章。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陈暑艳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