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25 20:01:19
作者/曾敏
一个人,一个家庭,只有知道从哪里来,才知道到哪里去。我作为曾氏后人,年岁愈长,对家族来源、家风故事愈关注。我曾仔细研究过曾氏族谱,并带孩子参拜过山东嘉祥的曾子庙、曾子墓。早就听说长沙有一个曾子文化园,但一直没能得暇参观。上次重庆的曾祥令宗亲来娄时,再次介绍了曾子文化园,更加重了我的向往。
6月的一个周末,我带着妻女,偕曾氏友人,特意到长沙参观了位于望城铜官镇的曾子文化园。天上本来下着毛毛细雨,到达曾子文化园时,雨竟然停了。
曾子文化园规模宏大,建筑巍峨庄严。大门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曾子文化委员会主任、著名企业家曾小山先生亲笔题写的“曾子文化”,两边对联为“宗风一贯,圣德又新”。上联取雍正皇帝赐“道传一贯”之意,指曾氏家族的优良家风是一以贯之的,下联是说曾子的优良德行会发扬光大不断更新。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曾子文化委员会秘书长曾峰先生为我们细心讲解。曾子文化园由曾小山先生投资兴建,主要是为了纪念曾子、弘扬曾子思想。原来在长沙清水塘旁有一座建于明代、面积甚广的宗圣庙,抗日战争期间被“文夕大火”烧毁了一部分,1952年被拆毁。曾小山先生出于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斥巨资恢复重建,弥补了历史的遗憾,也了却了曾氏家族南方子孙参拜祖先的心愿。园区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2022年2月开工,2024年9月12日对外开放。园内有曾子纪念馆及道统传承、曾子圣迹等分馆,还有文化游园广场,集城市园林、建筑、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于一体,兼具典籍收藏、文史研究、论坛交流功能,为望城及长沙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文旅风景,也为弘扬国学、学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大厅正中,供奉有一尊高大的曾子铜像,威武庄重,目光炯炯。我们一一上香,然后在塑像面前,排成一排,恭敬地鞠躬,再行参观。大厅四周,有以“孝”“仁”为主题的浮雕,还用两面整墙刻了《大学》《孝经》全文。各个展厅,分别介绍了曾子的生平、成就、地位及有名望的历代子孙,展出了许多史料、族谱、文物。让我印象深刻的,有杨存义主编的100幅《曾子圣迹图》,用老木料精心雕刻的《大学》《孝经》,古色古香,很精致。我请女儿帮我在《大学》这块木雕前拍了一张照。我还惊喜地看到一个匾额《弘毅致远》,与我儿子卧室的横幅内容完全一致。可惜儿子没有来。我立即拍下来发给儿子,要儿子牢牢记住这四个字。
我注意到所展示的曾氏辈分中,有历代皇帝赐的派语。曾子文化园悬挂了一些对联,很大气,很有底蕴,比如“东鲁溯渊源九域同归尊始祖,长沙新圣殿千秋永续念南宗”“百代峥嵘万里寻源溯平邑,一新天地千秋肯构壮长沙”“天下斯文宗一贯,古今贤哲第三家”“传大学十章,明德新民,治人当先治己;衍孝经一册,敬亲思长,事父可通事君”等,呼应曾子所著《大学》《孝经》内容以及重孝道、修身治世等理念,契合了曾子文化园的主旨。
在一座亭阁内,曾峰秘书长重点向我们介绍了曾小山先生撰文、其妻邓娥英女士书写的《曾子文化园记》:
儒圣曾子,名参,字子舆,公元前五零五年诞于鲁国平邑南武城。参公务本好学,幼熏家风,师从孔圣,独得于宗,三省于己,忠恕及人。受师托,抚遗孤,弘教化,启思孟。辑《论语》,绎十篇,著《大学》,述《孝经》,倡礼仪,践孝仁。列七十二贤,世尊曾子,百家学派膜拜,历代帝王褒誉,御封“宗圣”。明万历赐建圣庙于长沙,规模硕大,气势恢弘。楚湘大儒,聚此讲学,为传承中华文化和培育人才贡献巨大。1952年前后,圣庙被毁,古址无偿公用。改革开放,民族复兴,弘扬传统文化,发掘儒学精髓,在望城区委政府关心下,我等成立南武城文化发展公司,在书堂山名胜景区征基地五十四亩,重建文化圣庙。二零二二年壬寅正月十六奠基,历两年,建筑两万平米,投资壹亿叁千余万。癸卯冬月,圣园告竣,逆孔曾圣像,刻儒学经典,记先贤轶事,供世人瞻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久光大。特勒碑为记。
癸卯仲冬
曾小山 撰
邓娥英 书
文字洗炼,风格朴实,简明扼要地将曾子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修建曾子文化园的经过交代得清清楚楚,字体为欧体(曾子文化园就建设在欧阳询的故乡,这个书体也很恰当),非常娟秀,很有功力。曾峰秘书长介绍,邓娥英师从新化籍书法家邬惕予先生,一直临池不辍。由此看来,曾小山先生全家是有品格、有境界的儒商。
在参观时,巧遇一位慕名从贵州赶来参观的宗亲曾祥同先生,贵州人,祥字辈,是湖南警察学院毕业,现在贵州当律师。我们相聊甚欢,合影留念。
友人的妻子说:参观了曾子文化园,才知道,原来曾氏以前是免徭役的贵族。我以前老是羡慕贵族,其实贵族原来就在身边!
事后我想:什么是贵族?应该不只是社会地位尊贵,更应该是品质高洁,能够容人、慷慨助人。作为曾氏后人,不一定当大官,但一定要做读书明理之君子,最重要的是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学习、继承、践行曾子注重自省、孝亲、忠恕的思想,建立优良的家风,道德传家,以无愧于一个“曾”字。
回来后,我立即在网上订购了《曾子圣迹》一书,并和曾氏好友商定,下次还一起去洞口的曾八支祠参观。
责编:邓正可
一审:邓正可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