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农家书屋“搬”进安置点,打造汛期“文化供给站”

陈喜红 张佳艺     2025-06-25 09:38:2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5日讯(通讯员 陈喜红 张佳艺)近日,会同县漠滨侗族苗族乡持续遭遇强降雨侵袭,部分群众临时转移至村部集中安置点。为缓解转移群众的焦虑情绪,漠滨乡政府创新将农家书屋“搬进安置点,打造汛期“文化供给站,通过图书阅览、影音播放、亲子共读等特色服务,让安置点在雨声之外多了书页翻动的轻响,让安置点充满书香与温情。

在漠滨村安置点,原本用于会议的活动室被布置成温馨的文化空间,书架上整齐陈列着防灾科普、农业技术、文学经典及儿童绘本等300余册精选书籍墙角摆放着新配备的棋牌桌,投影幕布下正循环播放《长津湖》等红色电影与《防汛避险指南》宣传片。

我在安置点三天了,有了这个书屋,孩子们有书看,我们也能学点知识,心里踏实多了。正在挑选《柑橘种植技术》的11组村民郑海燕笑着说。她的女儿小萱刚结束中考,捧着《自然科学小百科》说道:这里的书比手机游戏有意思多了,我昨天还记了两页笔记!

我们专门组建了文化服务小队,根据转移群众结构动态调整书籍品类。乡文化站负责人介绍,针对安置点有9带娃家庭的情况,特别增加了科普绘本和作文辅导书;考虑到中老年群体需求,补充了《家常养生》《乡村法治故事》等实用书籍。除了固定供给,我们还开通了点单服务,群众想看什么书、想放什么片,登记后24小时内就能配齐。

截至发稿,该文化供给站日均服务群众50余人次,累计外借书籍87册。以前总觉得农家书屋是平时用不上的设施,现在才明白,它不仅是知识的仓库,更是特殊时期温暖人心的精神加油站郑海燕的话道出了许多转移群众的心声。

漠滨侗族苗族乡汛期“文化供给站”是会同在抗灾救灾中强化文化惠民服务的缩影。目前,该县已形成县统筹、乡联动、村落实三级模式,整合18个乡镇农家书屋资源,推广流动书屋+移动影院模式,马鞍镇、金子岩侗族苗族乡、宝田侗族苗族乡等乡镇易涝村地质灾害点配置含3000余册(套)物资的应急文化包;推动农家书屋向固定供给+点单服务转型,安置点实时更新书目并24小时响应需求。截至当前,全县防汛救灾中,农家书屋已覆盖转移群众2800余人次,外借书籍1200余册,切实将文化惠民工程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让精神加油站在防灾救灾、乡村振兴一线持续释放温暖力量。

责编:黄欣然

一审:黄欣然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