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小湘丨“既要又要还要”, 为何成了 “一难二难三难”

胡雅南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2025-06-25 01:44:17

生成夸张漫画_副本.png

“既要提高数量,又要保证质量,还要注意时效”——一名基层干部的感慨引发广泛共鸣。我们不禁追问:这份“既要又要还要”的期待,为何成了“一难二难三难”的困境

“力戒形式主义系列评”今天推出第三篇。

“既要又要还要”变“一难二难三难”的困局,根本上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

“一刀切”式懒政,目标设定不切实际。部分“既要又要还要”的要求,将“全面性”简单等同于“目标叠加”,未统筹考虑基层工作千变万化、头绪众多的客观实际;或将长期目标与短期任务混为一谈,却未明确优先级。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部署,看似全面周到,实则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老爷”作风,这种“一刀切式的懒政让基层干部执行时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责任层层转嫁,加重基层工作负担。部分上级部门将任务简单“打包”下压,却不提供资源支持与操作指引;各方部署“各吹各调”,导致“目标打架”,基层干部陷入“不知该干哪头”的两难;更有甚者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将复杂问题推给基层,看似层层压实责任,实则层层不负责任。这种不担当、不作为的“甩包袱”式官僚主义,让基层工作陷入“干不完也干不好”的结构性困境。

评价“唯结果论”,忽视工作实际效果。不给时间、不听困难、不察实情、不看过程的“唯结果论”是政绩观导向的偏差与错位,也是典型的官僚主义。片面追求短期、显性的政绩指标,却忽视工作的实际成效和长远影响;“重留痕轻实效”“重考核轻落实”的形式主义更让基层干部被迫采取短期应付、表面留痕等行为,最终导致与群众需求、发展规律渐行渐远。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实际上,破解“既要又要还要”困局的关键,就在于要俯下身子、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做到科学统筹、精准施策,从源头减少“目标超载”,提高工作部署的可操作性。

对情况复杂、时间紧迫的工作任务,上级部门还需区分“底线要求”与“弹性目标”,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允许基层因不可抗力申请目标调整,给予基层干部相应的支持和容错,鼓励其干事创业热情。

归根结底,打破“一难二难三难“的困境,就要持续僚主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唯有如此,才能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让基层工作回归“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配图由AI生成)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