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24 11:42:46
湖南法治报通讯员 石小军 周小花
5月的麻阳。富州南路旁一栋崭新的5层小楼人来人往。七旬老汉张建志攥着皱巴巴的材料走进大厅,不到半小时,困扰他半年的土地纠纷就在一站式窗口明确了调解路径。他指着墙上的标语“苗乡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说:“以前为这事跑过4个部门,这次真就只进了一扇门。”
这座投入96万元改造的综治中心,是麻阳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枢纽。982平方米空间内,两厅8室1庭有序运转:婚恋家庭调解室传出苗语和汉语交织的劝解声,速裁庭法官敲下在线调解确认键,领导接访室内干群围坐……
综治中心是麻阳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枢纽。
三级阵地织网
铺就苗乡新“枫”景
今年春天,兰里镇网格员龚利明巡查时发现,村民老龚家新建的鸡舍正对邻居窗户,臭气引发双方争执。他通过手机APP上报镇综治中心,当天联合环保、村干部上门,用院落夜会的形式召集双方沟通。月光下,一杯热茶、几句苗谚,促成了鸡舍移位方案。
这是麻阳三级综治网络快速化解矛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县委政法委将阵地规范化建设作为突破口,坚持推进场所设置规范化、部门入驻专业化、平台建设智能化,夯基础、建阵地、抓队伍。高标准建好县级枢纽,整合公安、法院、司法等单位11余名专业人员常态入驻,78名调解专家入库待命,随时赶赴矛盾调解第一线。重点打造乡级支点,18个乡镇及铜矿事务中心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夯实战斗堡垒。全面激活村级前哨,223个村(社区)综治中心配齐调解组织,网格员化身移动探头,随时捕捉矛盾隐患的火星。
同时,将全县综治信息平台、综治视联网、雪亮工程组成一张网,接入总端口摄像头7905个,实现全县矛盾纠纷一网发现、一网交办、一网化解。
苗法融合解结
乡土智慧破解治理难题
在郭公坪镇,双竹坡与岩大门村民因山林界限争执了10多年。县综治中心启动点兵点将机制,特邀精通林地确权条例的苗佬调解员唐长标进山。他先用无人机航拍定界,再带双方踏勘祖辈留下的界石,最后搬出苗族古歌中“共山共水共祖先”的训诫。3天后,两村人握手言和。
点兵点将机制是麻阳谭家寨村在实践中凝练成的特色解法,目前逐步在全县推广。在综治中心的运行中,坚持推行党建引领+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党委领导+政府依托+部门联动+苗佬调解+群众共治治理模式、村组农村物业+网格和社区社工+物业+网格自治模式,依托网格发力,抓源头、强治理。
创新小积分大治理做法,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置。通过积分制杠杆,实现重点人员列控率、精神障碍患者随访率和社区矫正人员帮教率、安置率均达100%。
建立院落夜会调解机制,坚持乡镇“六不”工作法,实行县乡村3级点兵点将矛盾调解机制,实现矛盾在基层化解。自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以来,全县受理矛盾纠纷814件,调解成功767件。
同时,发挥村级网格作用,巩固城区物业管理成果,创建农村物业管理模式,选优配强网格长、楼栋长、网格员,指导当好矛盾纠纷排查员、调解员、乡风文明推动员,构建苗乡“枫桥经验”新品牌。高村镇龙池村物业公司兼职调解,水管破裂纠纷当日修复。
闭环管理亮剑
责任链条锁住风险
走进综治中心指挥室,大屏上跳动着4张清单。排查清单里清晰呈现了网格员上传的32件新发矛盾;研判清单重点标注7件积案,责任清单着重标注板栗树乡宅基地纠纷明确3日办结的提示,回访清单里是上周调解的养老问题老人视频确认满意。
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强化责任交办、“3221”快办、督办追究机制,强责任、抓化解、严追究。每日分析研判,实行矛盾纠纷调处排查清单、研判清单、责任清单、回访清单4张清单闭环式管理。综治中心交办矛盾纠纷19件,已化解18件。
同时,严守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实行矛盾纠纷化解一周一调度、半月一研判、一月一通报,实体化高效推动矛盾纠纷化解。
“责任不到人,机制就空转。”县委政法委书记张祥余介绍,已对5名拖延化解的干部约谈问责。通过“3221快办机制”(村级调解3次以上,乡级调解两次以上,县综治中心牵头专业行业性调解组织或职能部门调解两次以上;调解不成功的,由县领导牵头包案协调指导化解复杂和疑难矛盾纠纷),今年初信初访量骤降48%。
从满山跑到一地办,从积怨到解忧,苗乡的青山绿水间,一条用机制创新铺就的和谐之路正越走越宽。党建引领+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获授省级基层党建治理优秀实践创新项目,农村物业+网格自治模式被写入怀化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小积分大治理登上《新华社高管信息》,“院落夜会”调解法被《人民法院报》专题报道。
站在新落成的综治中心楼顶,张祥余望向远处,那里正试点社工+小区物业+网格城区新模式。“让每栋楼都有减压阀,每个苗寨都有解忧人,这才是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张祥余表示。
责编:梁原
一审:梁原
二审:李翔
三审:戴志杰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