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规大治理 | 昔日脏乱差 今日网红地 看长沙市东湖社区居民公约如何让老旧市场美丽蝶变

    2025-06-24 10:16:30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谭好

6月16日长沙骄阳似火,但走进芙蓉区湘湖街道东湖社区的三湘花卉市场,扑面而来的绿意与花香却让人顿感清凉。各色花卉争奇斗艳,整洁的步道旁店铺井然有序,市民或挑选心仪的盆栽,或拍照打卡。

谁能想到,这个如今充满诗意的“网红”市场,几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路面坑洼、杂物堆积、商户占道经营……从脏乱差到净靓美,这场蝶变的背后,是近年来东湖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居民公约为纽带,开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的生动写照。

提质改造后的三湘花卉市场干净整洁。

老旧市场遇困境,居民公约聚共识

过去市场里垃圾随便扔、车辆乱停放连消防通道都被占用,我们商户都看不过眼现在环境变好了,生意也好做了每天鸟语花香的,心情可开心了在市场经营花店多年的李大姐一边整理鲜花,一边欣喜地说她脸上绽放的笑容,正印证着这个市场发生的可喜变化。

位于芙蓉区晚报大道繁华地段的东湖社区,面积虽只有0.32平方公里,却汇集了多个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写字楼和大型专业市场,流动人口众多,给社区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特别是辖区内的三湘花卉市场,作为长沙历史最悠久品类最齐全的花卉市场之一,汇聚80余家商户,涵盖绿植盆景、多肉鲜花、观赏鱼鸟等数千种商品2003年开业以来已陪伴长沙市民走过了22个春秋,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好记忆。

然而岁月流逝,市场50多座钢架结构大棚因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店铺门面陈旧破损,部分商家占道经营现象突出,杂乱的环境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更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每逢雨季,老化的屋顶排水系统就会失灵,导致雨水渗入店内。“那时候脏乱得很,就连我们这些老邻居都懒得去了。”回想起市场昔日的模样,住在附近小区居民王先生无奈地摇了摇头。

面对这些复杂难题,突破口在哪里?该如何让居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一份切实可行的居民公约成为社区打开局面的金钥匙。

在东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户外宣传栏前,湖南法治报记者留意到,公约内容涵盖移风易俗、邻里互助、环境卫生、安全防范等多个领域,语言通俗易记、朗朗上口。“我们经过多轮意见征集、条款完善和审核修订,最终形成了10条、总计160字且富有社区特色的居民公约。”东湖社区党委书记欧阳海棠介绍,该居民公约由居民全程参与制定,既紧扣群众实际需求,又借助监督与服务机制作用于居民生活,时下已成为大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

其中,“垃圾分类、生态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爱护”等居民关切的问题被纳入条款,更是成为社区环境实现显著改善的关键因素。

为让公约理念落地生根,社区采取“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线上通过网格微信群推送、电子屏展示,线下组织发放宣传手册、张贴海报,并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美之家”等阵地开展专题宣讲,将文明理念渗透到每家每户。“这份居民公约就像社区的‘小宪法’,有了它的规范,大家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更高了,主动维护环境卫生也成了新常态。”欧阳海棠欣慰地说。

居民认真阅读电子屏中播放的居民公约。

多方协同促改造,软约束化作硬力量

要根治市场顽疾,仅有准则还不够。社区深知,唯有协同多方力量,才能实现环境与安全的全面提升。

去年3月起,东湖社区携手市场管理方湖南瑞源物业管理公司启动提质改造工程:首先对大棚实施全面加固、修复及安全检测,保障设施安全;在此基础上,改造融入现代化设计理念:为敞开式门面统一安装钢化玻璃门窗,将广告招牌更换为标准化灯箱并配备夜间照明装置;以沿街栅栏替代占道摊位,搭配时尚标识牌与错落有致的绿植花卉,同时规划以花卉元素美化街巷围墙,增设休憩长椅,打造“一步一景”的生态廊道,让整条街巷变身为兼具功能性与美学价值的 “城市会客厅”。

与此同时,通过增设排水天沟,彻底解决漏水问题;在铁路沿线安装防护围栏,为安全筑牢屏障;对围墙进行翻新并绘制特色墙绘,使其整洁又美观;重新规划停车位,确保消防通道始终保持畅通。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改造,今年5月全新亮相的三湘花卉市场,成功实现了从传统集贸场所到时尚艺术街区的蜕变。“改造后的市场既时尚又美观,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打卡拍照。” 一位老商户乐呵呵地说。

公约的效力不仅体现在墙上,更落实在日常行动中。

“我们既是市场商户,也是社区的一份子,居民公约明确了行为规范,现在大家都自觉清理门前杂物,没人想回到过去的脏乱环境。”李大姐如是说。市场知名品牌“都市花乡”三湘店市场经理刘欢表示:“环境升级后,客流量明显增多,线上订单量也增长了30%。”数据显示,改造后市场日均人流量同比上涨40%,每逢周末及节假日更是吸引不少外地游客专程前来打卡。

不少市民游客慕名而来打卡拍照。

“周末带孩子来市场买花就像在逛网红景点,随手一拍都是大片!”喜爱鲜花的杨女士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来此选购,市场的变化让她惊喜不已。

从老旧市场到网红打卡地,通过东湖社区与城管部门的联合引导,这片老街区在政企民多方协同治理下,既延续了传统的市井烟火味,又焕发出崭新的时尚魅力,成功打造了一个保民生、促就业、提品质的城市更新典范样本。

公约引领共治潮,小区焕发新活力

东湖社区以居民公约为抓手推进落地实施,不仅促使老旧市场实现从旧到新的华丽转变,更让原本环境堪忧的住宅小区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有效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公约就像社区的‘文明指南’,让每位居民都知道该如何维护环境、遵守规则,社区里的文明风气一天比一天浓厚”西南明苑小区党支部书记伍进峰深有体会地说。他观察到,公约实施后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志愿队伍不断壮大,居民自发参与到安全巡查、环境清洁、文明引导和矛盾调解等工作中。

1996年的西南明苑小区,现有住宅楼15栋、540余户居民。长期以来,小区入口区域环境脏乱问题突出。2024年开春,小区居民代表向社区反映:冬季积雪压断树枝、冻死部分树苗,加上车辆违规停放绿化带,导致小区绿化受损严重。

有效整治小区整体环境面貌,东湖社区党委迅速响应,联动小区党支部和共建单位,快速组建起一支由党员和居民构成的“护花使者”志愿服务队重点对入口区域实施立体化改造:补植观赏花卉、增设休闲座椅、打造景观小品。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原本杂乱无章的入口区现已变身成为深受居民喜爱的花香门庭

而今,这支“护花使者”志愿服务队不仅成长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更建立起全民监督机制——从楼道杂物清理到电梯维修维护,队员们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切实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他们牵头打造的“和美之家”,日益成为居民议事协商、互帮互助的温馨平台。

“居民亲身投入家园建设,改善了生活环境,更培养了主人翁意识,这正是社区治理的双赢成果。欧阳海棠深有感触地说,居民公约如同一座桥梁,把曾经擦肩不语的陌生人变成了守望相助的好邻居。社区将持续发挥公约的示范效应,让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生根发芽,精心勾勒居民期盼的幸福生活蓝图。

责编:谭好

一审:梁原

二审:李翔

三审:戴志杰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