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常见病,补足阳气就能治!

  养生中国   2025-06-24 08:21:39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不是也越来越怕冷,手脚冰凉,腰酸背痛,动不动就感冒,甚至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

这些症状,其实都和阳气不足有关。

古语云:“阳强则寿,阳衰则夭”。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

纵观那些长寿之人,往往都有阳气旺盛的共性,因为阳气就像身体里的 “太阳”,只有阳气充足,病邪才无机可乘,健康长寿才有根基。






很多疾病,都与阳气不足有关


No.1

手脚冰凉


阳虚则外寒,阳虚之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手脚冰凉。

阳虚得越厉害,手脚的温度就越低,症状严重的人,肘膝关节以下都是凉的。


No.2

怕冷怕风


所谓“阳气卫外而为固也”,若阳虚化生的热量不够、人体抵御外寒的能力也差。

这种怕风怕冷的现象长期存在且与气温无关,这种人对疾病的抵抗力差,发烧达37度多就很难受。


No.3

频繁感冒咳嗽


阳气有固表的作用,阳虚之人体表的保护屏障比正常人要弱,在同样的环境下比别人更容易反复得感冒、咳嗽、鼻炎、支气管炎这样的肺系表证,而且痊愈得很慢。


No.4

脾胃寒凉易腹泻


有些人一旦着凉或吃寒凉食物就肚子痛、拉肚子,平时大便也常不成型,这是阳虚之脾阳不足引起的。


No.5

夜尿多睡眠差


有的人晚上没喝多少水,但还是要起夜,甚至一晚上起来好多次,这是肾阳虚的典型表现。






如何做一个阳气充足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阳气不足的人比比皆是,想要阳气充足,无非两个途径:1.补;2.堵。


No.1

你的阳气为何越来越少


阳气的流失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


吃得越来越腻


现代人餐桌上的大鱼大肉日益增多,高油、高脂、高糖的食物堆积成山。

这类食物不仅难以消化,还会在体内形成痰湿,阻碍阳气的运行。

脾胃作为阳气生化的源头,长期负担过重,就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机器,阳气的生产效率自然下降。


吃得越来越凉


“凉食陷阱” 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这种 “凉” 包含三层含义:

其一,生冷瓜果,如今不少人将水果当饭吃,或是顿顿猛吃凉菜,看似清爽健康,实则让脾胃不断遭受 “寒冰侵袭”;

其二,冰镇食物,从透心凉的冰淇淋到冷藏后的饮料,低温直接刺激肠胃,导致阳气在 “寒战” 中流失;

其三,消暑凉茶,许多人误以为夏季多喝凉茶能清热去火,却不知盲目饮用苦寒之品,反而会损伤脾胃阳气。


穿得越来越少


人体的腹部、后腰、脚踝等部位,皆是阳气容易散失的 “薄弱地带”。

日常穿着短裤短袖、薄透汗衫,夜晚睡觉也贪凉不盖被,过度暴露不仅让寒邪趁虚而入,还会迫使身体消耗阳气来抵御寒冷,长此以往,阳气自然入不敷出。


空调越来越低


空调制造的低温环境,就像把人体置于 “人造寒冬”,为了维持体温,阳气不得不持续 “奋战”,最终陷入疲惫。

所以,在空调房里,最好披一件小外套保暖,尤其是腹背部要格外注意。


No.2

一个方法让阳气悄悄“溜”回你体内


俗话说“食补不如睡补”,在入睡时做这两个小动作,对养护阳气非常有效——


还阳卧


方法:身体自然平躺仰卧,胯关节放松,两腿弯曲,小腿向内收,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正对着会阴处,两手心放于小腹处,掌心向着腹部。

摆好姿势后,微闭眼,心中默念「虚」字,以鼻吸气,意想气聚于小腹处,再滚动到后腰;以嘴呼气,意想体内的邪气随着呼气排出体外。每晚睡前练习半小时。


混元卧



还阳卧练习一个月后,再高层次的练法是混元卧。姿势依旧为仰卧,两脚心相对,两手十指交叉放在头顶的百会穴处。

这个姿势既能补肾气又可放松头部,对失眠、神经衰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练习还阳卧、混元卧,能达到充盈阳气的效果。


责编:周倜

一审:周倜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养生中国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