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龄十岁!雨花少年自制动画短片,让马王堆帛画“活”了

李蕾 唐杰   飞梦雨花微信公众号   2025-06-24 07:15:49

21个孩子+4个月+73个可活动角色+130件道具+5000多张手稿=?

答案是一部动画短片《盗仙桃》

近日,雨花区吉联小学的

“小小美术制片坊”

用定格动画《盗仙桃》

让西汉帛画里的神兽

和《聊斋》里的奇幻故事

在橡皮泥和卡纸间“蹦”了出来

原来传统文化还能这么“玩”

首映现场

近日,《盗仙桃》的首映仪式举行,这部时长17分钟的定格动画,以纸质与橡皮泥为主要材料,采用传统皮影戏与逐帧拍摄技术,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闯入神话世界、勇摘仙桃的奇幻故事。影片中的角色造型生动活泼,场景设计充满想象力。

“《盗仙桃》的创作灵感源于湖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马王堆T型帛画》所描绘的汉代神话世界,以及清代作家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偷桃》的奇幻故事。”吉联小学美术教师孙瑞轩说,在孩子们的奇幻脑洞下,汉代的神秘与清代的俏皮在童趣滤镜下碰撞出了新火花。

幕后揭秘

《盗仙桃》动画短片由吉联小学“小小美术制片坊”动画社团的21名学生共同完成,大家平均年龄仅10岁。在指导老师孙瑞轩的带领下,孩子们从剧本构思、角色设计到拍摄剪辑,全程参与创作。

据统计,整部动画短片共制作了73个可活动角色、130余件道具,拍摄了135个镜头,手绘分镜及角色设计稿超过5000多张。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孙瑞轩介绍,创作前期,社团专门组织学生参观湖南省博物馆,观察马王堆帛画的细节,并阅读《聊斋志异》相关故事,确保作品既有童趣又不失文化底蕴。

成长收获

《盗仙桃》的拍摄者秦滋忆分享:“我们为了一个镜头反复拍摄几十遍,虽然很累,但看到成片时特别有成就感。”另一位小导演丰秭函则提到,通过这次创作,她对中国神话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开始尝试自己编写新的奇幻故事。

“《盗仙桃》的创作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自信教育课。”雨花区吉联教育集团总校长,雨花区吉联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媛媛在首映式上说,孩子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与坚持,在查阅资料时主动了解传统文化,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比课堂讲授更深刻。

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传统文化+现代艺术”的教育探索,为学生搭建更多文化实践平台。杨媛媛说:“我们要让孩子们知道,文化自信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用画笔描绘、用镜头记录、用双手创造的生活态度。《盗仙桃》只是一个开始,我相信会有更多‘小艺术家’从这里出发,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希望你永远做一个小孩儿”——这是《盗仙桃》动画短片中最后一句字幕。当孩子们用橡皮泥捏出神话宇宙,用卡纸搭建天宫云梯,传统文化不再是课本里遥远的符号,而成了可以触摸的玩具。吉联小学的这群“小动画师”用作品告诉我们:保持童心,或许就是文化传承最好的方式。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飞梦雨花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