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23 17:43:25
当人工智能在目标检测、语义分割领域掀起创新浪潮时,水土保持智能遥感解译这片“疆土”也亟待科技深耕。6月16日至22日,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团9名硕博研究生在学院唐立军教授的带领下,携自主研发的“数字慧眼”——水土高效遥感解译软件,奔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硬核科技为智慧水利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抵达北京后,实践团即刻前往水利部协同解译平台,对“水土高效遥感解译软件”展开全方位测试。他们选取了重庆山城与深圳都市作为“考题”——这两座城市,一个以复杂山地地貌、密集建筑群落著称,一个展现出高度现代化都市风貌,地形地貌与城市建设差异悬殊,极具测试代表性。
测试现场,团队成员化身严谨的“科技尖兵”,全神贯注验证软件各项功能,对每个可能存在的问题抽丝剥茧,反复调试优化技术参数,力争让人工智能化身守护水土的“数字哨兵”,填补行业智能应用的空白。
测试工作结束后,一场专家评审随即展开。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组成科技评审团,与实践团成员围绕软件性能、后续优化方向展开应用探讨。专家们对新研发的遥感勾绘软件进行深度剖析,在肯定其创新性与实用性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实践团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成果,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从实验室走向水土保持一线,不仅是一次技术迁移,更是科技与生态的双向奔赴。研讨调试结束后,实践团将软件投入2025年全国水土保持遥感影像解译项目实战。项目实战过程中,软件性能表现亮眼,成员们也在实操中积累了宝贵经验,进一步点燃了持续优化技术的科研热情。
展望未来,这支年轻的研究生实践团队锚定人工智能与遥感融合赛道,针对影像复杂性与应用多样性,计划打造标准化遥感影像样本库,孵化更智能的水土保持“数字助手”。后续,实践团将继续与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深化合作,加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用青春智慧为绿水青山构筑起坚实的科技“守护盾”,让长理学子的专业知识在服务企业、助力国家生态建设中绽放光芒。(刘深波)
责编:刘宇慧
一审:刘宇慧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