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耕地,从我们做起”,湖南师大附中开展“全国土地日”宣传研学活动

    2025-06-20 16:30:42

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讯(记者 齐果 通讯员 周辰薏)“这是我第一次下田,第一次感受书本里说的‘汗滴禾下土’的含义!”师大附中高2424班的李同学兴奋地说。35个“全国土地日”即将于6月25日到来,近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的同学们前往红色故里耿彪故居——株洲醴陵市枫林镇隆兴坳村,开启乡村实践活动,奔赴一场与耕地的“禾下之约”。

在田间,同学们挽起裤腿、戴上草帽与隆兴坳村的村民们一起下地手工分秧、插秧。“你看,左手持秧苗,再用右手拿出两到三株,然后用食指和中指捏住秧苗根部,顺着根部将秧苗插入泥土中,感觉泥没过大约两个指关节就可以了。村民们手把手,热情地教孩子们插秧的技巧。

随犁细雨濛濛湿,转垄新泉聒聒鸣”。中途,天公也派雨使加入了这人间劳作的美景。细雨中,同学们脚步稳、手不停,欢笑声中青青水稻秧逐渐铺满了整个水田。

“田里的泥与别的不样,奶乎乎的,好细腻。”

“那当然,耕地的泥又叫耕作层,富含有机质、养分,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是农作物质量的保证。自然形成/1厘米厚耕作层土壤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耕地要是被破坏了,即便人工养护,周期也是很长的。所以,耕作层也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

“那标语上写的耕地红线是什么?”

“我国人均耕地很少,所以国家设定了一个十八亿亩耕地的数量红线来保护耕地,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是不能侵占的哦!”……

同学们在农家小院的前坪与村民和农合社的大哥哥交流,又学到了课堂外的重要知识。

插完秧后,孩子们参观了农业机械基地。隆兴坳村负责人向大家介绍插秧机、收割机,以及全自动稻谷处理机器,并自豪地说正是有了这些农业机械,稻谷的产量和耕作的效率都有了质的飞跃。

从在地里田头体会辛勤劳动,到现代化机农业机械展示,孩子们看得热血沸腾,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积极参加保护耕地宣传,并努力学习,用科技赋能做好耕地保护。保护耕地,就是保护中国人的饭碗。

责编:曾雨田

一审:曾雨田

二审:刘欢乐

三审:周智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