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秋 刘政权 熊楚平 李航 湘警故事网 2025-06-19 19:07:37
醴陵市公安局板杉派出所辖区近年来呈现出一幅和谐稳定的景象:各类案件发案率连年显著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节节攀升。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板杉派出所坚持主动预防警务理念,深耕基层治理的辛勤付出,更是他们传承红色基因,锻造过硬警队的生动实践。
紧握防范“金钥匙”,筑牢安全“防火墙”
“宁吃防范苦,不吃发案亏。”板杉派出所在“派出所主防”原则的引领下,将“防治”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始终秉持“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理念,全力为辖区筑牢安全防护网。
巡逻,是防范工作的关键一环。“经常能看到民辅警在辖区巡逻,晚上睡觉都踏实多了!”村民杨大爷谈及派出所,满是赞誉。提高街道见警率,直接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与幸福感。板杉派出所坚持每日在重点路段、辖区重点单位开展巡逻,同时联合村(居)辅警、借助“红色示范所队”等群防群治力量,深入复杂区域进行常态化巡逻,从源头上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无论是清晨的集市,还是夜晚的小巷,都有民警坚定的身影,他们用脚步丈量着辖区的每一寸土地,守护着群众的安宁。
宣传,则是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相对薄弱,易因冲动做出违法举动。板杉派出所积极探索,以红色文化为依托,打造特色普法载体,用“红色”氛围坚定理想信念。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组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讲座。民警结合村民感兴趣的话题与案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法律知识,让法律不再晦涩难懂。此外,派出所还借助“大走访”“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联合乡镇干部及村干部,召开户主会、“板凳会”,逐户上门宣传,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矛盾化解在基层,服务群众“零距离”
“要从源头上防止案事件发生,关键得先化解矛盾纠纷。群众心里的疙瘩解开了,矛盾自然就消除了。”板杉派出所所长文子华对此深有体会。
辖区分布特殊,最远的玉皇阁村距派出所达25公里,道路崎岖,群众到所办事极为不便。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派出所安排驻村辅警,并创新就近办理业务模式,获得群众广泛认可。在此基础上,派出所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方法:分类调解、良言劝解、因人施策、集体会诊、一锤定音、跟踪服务,调处矛盾纠纷成功率达100%。
去年10月底,新阳村大土组与社全组因饮水问题产生矛盾。一方在对方地段自建水池,另一方未经同意将其砸坏,双方争执不下。民警及驻村辅警得知后,多次将双方组长约到一起,耐心调解。从邻里情谊到法律法规,民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正是因为民警主动靠前,与群众打成一片,才为矛盾纠纷的化解奠定了坚实基础。
严打犯罪“零容忍”,打早打小护安宁
板杉派出所始终将案件防控工作视为“一把手”工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构建起科学完备的防控体系。对于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严格履行派出所职责,牢固树立“快破案、多破案、办好案”的理念,以“零容忍”的态度,明确打击重点,坚持“以打开路、打早打小、露头就打”。
“以前大半夜还有人赌博,吵得四邻不安,影响太坏了。派出所整治后,赌博现象没了,我们能睡安稳觉了。给派出所点赞!”辖区村民熊女士感激地说。板杉派出所对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绝不姑息。
今年3月2日,左权镇永兴村匡先生停放在家门口的一辆摩托被盗,当天,派出所就将嫌疑人李某、杨某抓获,并追还被盗车辆,通过雷霆行动,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民生“小事”用心办,贴心服务暖民心
在板杉派出所看来,民生无小事。只有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才能交出更具“温度”与“质感”的民生答卷。
派出所高度重视群众户籍业务等办理事项,全力保证业务办理“一次成”“立马办”。定居北京的周女士感慨道:“上次我请假从北京回来办业务,路途远,赶到时户籍窗口已下班。但派出所民警得知情况后,没顾上吃饭就帮我办好了,省了我不少麻烦,太感谢了。”
考虑到辖区留守老年人多,办理户籍业务不便,派出所民警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户籍业务并送证上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的宗旨,让群众感受到贴心的温暖。
岁月流转,板杉派出所民警始终扎根辖区,密切联系群众,以坚守担当和爱民为民情怀,不断书写着基层的平安篇章。
责编:沙兆华
一审:肖秀芬
二审:陈永刚
三审:赵雨杉
来源:湘警故事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