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踏绿而来,共赴生态之约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19 17:35:0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杜立 通讯员 陈丽虹

618日,天气晴好,洞庭湖畔的芦苇荡在和风的催动下微微摇曳,草浪翻涌处,麋鹿仰颈甩动尾尖,跃入一片晃动的绿浪之中。

当天,“江湖不远 岳阳很近”——全国网络媒体“湖南e周”主题宣传活动采风团来到洞庭湖麋鹿苑,用镜头与笔触记录此地人、水、鹿和谐共生的温馨场景。东洞庭湖麋鹿保护协会会长李政向采风团讲述了他们与麋鹿的故事。

2016年夏天,李政和四位伙伴在君山区柳林洲的荒滩上,挥汗如雨,一铲一铲挖出湿地。他们心里有一个念头:麋鹿回家了,要给它们留张“床”!

同年,“岳阳市东洞庭湖麋鹿保护协会”成立。2018年湖南东洞庭湖麋鹿和鸟类救护避难中心建成,是如今“麋鹿苑”的雏形。从无到有,志愿者们用行动打破质疑,将这片荒野变成了32头麋鹿以及100多只珍稀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温暖家园。

在守护的路上,温情与惊险并存。2012年3月,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巡查时,救起一头刚出生的小麋鹿,母鹿可能在生产时受了惊,把刚生下来的宝宝遗弃在草地上。因为小麋鹿身上有很多斑点,于是取名叫“点点”,成为洞庭湖区第一头人工喂养长大的麋鹿如今它已是8头麋鹿的妈妈

2016年8月,雄鹿“奔奔”在藕池河被困。志愿者泡在泥水中,耗时三小时终于让它脱困。此后8年,志愿者们精心照料“奔奔”,陪它康复,陪它成长。去年底,“奔奔”昂首回归自然。

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志愿者们或是引导误入农田的麋鹿,又或是顶着烈日暴雨给受困鹿群投食2024年汛期,他们从洪水中成功抢回18头麋鹿,麋鹿打造最坚固的生命方舟。

6月17日,洞庭湖麋鹿保护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洞庭湖麋鹿的生存模式超越“保护与利用”的二元对立,为全球濒危物种的复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湖南经验”。

如今,“麋鹿保护”已成为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洞庭湖麋鹿种群从1998年的8头左右增至2025年的近400头,成幼比548,年均自然增长率达14.06%。洞庭湖麋鹿实现基因交流融合,累计放归麋鹿26头,种群杂合度比单一来源群体高18%,实现了“1+1+13”的基因互补。

责编:王相辉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