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陈征宇:重生之我在民国兴办女校、救助弃婴——评湘剧《夫人如见》

  湖南文联   2025-06-19 15:15:03

图片

重生之我在民国兴办女校、救助弃婴——评湘剧《夫人如见》

文|陈征宇

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幼年丧母、青年丧子、中年丧夫……人生的种种不幸全被她摊上了,看到这里,你觉得剧情会怎么发展?

按照时下流行的网络爽文和微短剧的逻辑,多半会有一位现代女性穿越而来,救女主于水深火热之中,逆天改命,最终成功逆袭。

妙的是,这部戏并没有上演穿越的戏码,也同样让女主重生了。

图片

这部戏正是湘剧《夫人如见》,女主名叫李闰。其父李寿蓉,与王闿运等人被誉为“湘中五子”,比肩包含何绍基、魏源的“湖南六名士”,先后在湖北、安徽等地为官,后封荣禄大夫。

父亲将李闰许配给既为同乡又为同僚,官至光禄大夫、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的谭继洵之子为妻。李闰与其虽是包办婚姻,却因门户相当的精神世界,而相敬如宾、伉俪情深。

图片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是一脸懵圈,那就强烈建议你看看《夫人如见》这部戏。这部近代历史题材湘剧,用“两地书”“丧夫痛”“翁媳怨”“横塘约”“祠堂泪”“莲花愿”六场戏、两个小时,高度提炼概括了谭嗣同夫人李闰的一生,展现了李闰从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旧式妇女,蜕变为追求精神独立、人格自由的现代女性的心路历程 。

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一级演员周帆,从青年演到老年,让观众看到了各个不同年龄、不同状态的李闰。

图片

第一场“两地书”,李闰最是开心。因为丈夫谭嗣同告诉她:“朝廷毅然变法,图事大有可为”;她由衷地为丈夫感到高兴:“夫君忧国忧民,终得一展宏图”。这场戏以谭嗣同年少时,亲手制作的两把古琴残雷、崩霆为道具。通过书信往来的隔空对话,观众得知残雷随谭嗣同北上,崩霆则留在浏阳家中陪伴李闰。两人相约每月初一、十五,不论身在何处,都要对月抚琴,遥寄相思。借此细节,可以看出二人婚后虽聚少离多,但感情丝毫未受影响。这场戏,主演周帆主要用湘剧闺门旦的程式表演来演绎,更将程式化夸张、放大、强化,结合歌剧演唱和舞蹈表演让观众感受到夫妻间的深厚感情,展现了陶醉在琴瑟和鸣中的李闰的幸福。也为谭嗣同死后李闰的伤心、愤恨,做了人物表演层次上的铺垫,使人物更加真实而有灵魂。

图片

第二场“丧夫痛”,因变法而被清廷杀害的谭嗣同灵柩已运回浏阳。这边厢,谭嗣同父亲谭继洵叮嘱管家先瞒着李闰,恐其悲伤过度;那边厢,已目睹亲夫遗容的李闰如游魂般出场,配合从六岁起即带她的保姆高妈妈的解说:直颤抖、直流泪,瞪着眼、咬着牙,一脚低、一脚高,摇摇晃晃、飘飘忽忽……周帆采用大量湘剧传统程式,以近似偶人表演的身体语言,将李闰失去丈夫后的失魂落魄演绎得淋漓尽致。又通过一系列夸张的肢体表现,借助与谭继洵的对话,交代了谭嗣同的殉难细节,展现其被钝刀砍头三十余次“竟一声呻吟皆无”的坚毅。周帆用一叠声的“我要说、我要问、我要知、我要寻” 将被抽离灵魂的李闰,心底的麻木、狂乱、难以置信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得观众也仿佛对李闰接连丧母、丧父、丧子、丧夫的悲痛感同身受。

图片

到了第三场“翁媳怨”,寻死未果的李闰已彻底沉沦。三年里,只能靠抽大烟来缓解失去丈夫的痛苦,以及对公爹写信痛斥维新变法,还在信中大骂儿子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要与其断绝父子关系的不满。这个出身书香门第、因为嫁给谭嗣同而接受了新思想的旧式妇女,最终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故事的转折,发生在谭继洵临终前,向李闰道出秘密:在谭嗣同住处搜出的7封信,实为其为保护家人,而仿照父亲笔迹所书。误会解除,面对公爹的托孤、托家、托愿,李闰毅然折断烟枪,一一应下:“一息尚存,不负深望”。至此,如行尸走肉般的李闰终于又活了过来,公爹也安然离去。其后,她告知死不瞑目的公爹:自己已毒杀钝刀杀害谭嗣同的大学士刚毅,为夫报仇,则如神来之笔,让人忍不住叫好!原来李闰的蛰伏只是权宜之计,她只是在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涅槃重生而已。

图片

于是在第四场“横塘约”里,我们看到李闰作为谭嗣同的未亡人,做了很多他的未竟事。她修建烈士祠、兴办女学堂、收养弃婴、解放天足,世人敬她“大义巾帼世无双,峨眉要比须眉强”。她牢记夫君所言“今日谋强国者,匹夫匹妇皆有责焉”,所先行垂范的,正是谭嗣同生前所倡导的“众生平等,男女平权”。第五场,重生后的李闰,不仅完成了公爹对自己的托付,也成为了令世人交口称赞的谭夫人。面对梁启超为谭嗣同题写的“民国先觉”牌匾,十哭洒下“祠堂泪”。并在第六场“莲花愿”中,实现了与夫君“生生世世,同住莲花”的念想。至此,李闰的故事讲述完毕。

图片

谭嗣同被誉为中国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第一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视死如归固然快意,但有时候,比死更难的是活着。《夫人如见》恰恰讲述了谭嗣同为变法流血牺牲后,妻子李闰是如何从一蹶不振重获新生,最终化悲痛为力量,坚定地追随丈夫的脚步,完成丈夫未竟的事业,一步步成长为一代“巾帼完人”的。

图片

为了演好李闰,主演周帆三次前往拜谒谭嗣同和李闰的墓地,再三研读李闰生平资料;与编剧深入讨论剧本,认真揣摩人物;还在表演细节上狠下功夫,跟随专业老师学习古琴、书法,有意识地探索改变传统剧目较为程式化的表演方式,深入打磨表演过程中的技巧展示、情感表达、台词处理……经过几年与角色相伴,周帆已完全把自己当作了李闰。

图片

2025年5月底,喜讯自上海传来——在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激烈角逐中,周帆凭借李闰一角一举摘得梅花奖。这是湖南湘剧演员时隔25年、长沙湘剧演员时隔29年,再次荣获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消息传来,湖湘戏曲界一片沸腾。“摘梅”凯旋的周帆,还真应了她师父、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陈爱珠当年题赠予她的那句话:雏鸟今日临空去,大鹏他日展翅回。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