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梦雨花微信公众号 2025-06-19 11:15:50
古旧的电影放映机泛出黝黑的光泽百余盒老电影胶片整齐地码放在陈列柜上一张张电影海报、放映单、光碟填满了每个角落……

6月18日,由居民自筹自建的“S+视文化”电影胶片收藏馆在长沙市雨花区正式开放,吸引了不少电影爱好者前来参观。在这里,光影交织着历史,胶卷叙述着故事,也让更多人看见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S+视文化”电影胶片收藏馆位于雨花区黎托街道运达里二层,虽然面积仅有50平方米,但收藏有摄影机、录音机、剪片机和电影书刊画报等300余件老物件以及国产35毫米和8.75毫米的电影胶片放映机,甚至还有不同国家16毫米、9毫米和8毫米的电影胶片和手摇卷片放映机,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每一个胶片盒子都承载着一段电影历史,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馆内珍藏的光影记忆,让人们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充满流金岁月的胶片时代;旋转的电影胶片,演绎着世间的百态与人情冷暖;闪烁的光影画面,流动着欢乐与感动的泪水。

胶片电影被视为“古董”,但其细腻画面和色彩风格被许多人所眷恋。“S+视文化”电影胶片收藏馆馆长盛伯骥是雨花区黎托街道的居民,“50后”的他退休后,自掏腰包选址装修场馆,全心投入收集策展,打造了一个集听、看、互动于一体的沉浸式电影体验空间。参观者可以近距离操作手摇放映机、播放留声机,感受黑白影片、木制长椅以及手摇胶卷转动的声音等原汁原味的老电影院元素。这种互动体验让参观者仿佛穿越回那个电影刚刚兴起的年代,感受百年影视文化变迁的精彩剪影。
盛伯骥告诉花花:“他最看重的是那台德国生产的阿莱Ⅱ型35毫米电影摄影机,因为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国外许多经典大片都用它拍摄,而让他最有情怀的则是那台甘肃光学仪器厂生产的红旗牌16毫米摄影机。另外,还有一件珍品不可忽视,那就是上世纪40年代美国生产的钢丝录音机,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录音技术是从钢丝记录开始,后到磁带记录,再到数字化。”

光影记忆,胶片永恒。“S+视文化”电影胶片收藏馆收藏的不仅仅是老设备,更是珍贵的电影记忆。盛伯骥从小喜欢电影,最仰慕的是电影摄影师。他最初收藏胶片的时候,想法比较单纯,只是喜欢,但随着老物件的增多和眼界的开阔,他逐渐认识到老影片不仅是儿时的回忆,也是中国“大荧幕”发展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不可多得的红色记忆。自从有了收藏的念头,那就一发不可收拾,无论是到国内还是国外度假旅游,总会到当地的古玩旧货市场“淘宝”。经过十多年的收藏,老物件也积少成多,终于有了一定规模,让大家能够重温经典光影记忆,述说观看电影的快乐回忆。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飞梦雨花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