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18 10:08:21
新湖南客户端6月18日讯(通讯员 李颖姗 曾志龙)6月16日上午,“音润阳光·乐聚民心”党团实践基地共建启动仪式在郴州市北湖区燕泉街道阳光苑社区正式拉开帷幕。这场由阳光苑社区与湘南学院音乐学院联合发起的活动,不仅是“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更是一场用音乐连接民心、用服务传递温暖的民生工程。
(湘南学院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与社区共同为 “党团实践基地”揭牌)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升,阳光苑社区居民的需求悄然变化——退休教师王阿姨总念叨“年轻时就喜欢唱歌,现在社区也没有组织兴趣小组之类的”;放学的孩子们追着社工问“啥时候能开音乐兴趣班”;就连反诈宣传会上,老人们也悄悄说“要是能用快板、民谣讲,肯定记得牢”。这些“小期待”,折射出社区治理的新课题——物质保障达标后,居民更需要“精神滋养”,公共服务完善后,群众更渴望“情感共鸣”。音乐能跨越年龄代际,让老人回忆青春、孩子拥抱热爱;能突破语言隔阂,用旋律传递政策、用歌词讲述温暖;更能激活社区活力,让“陌生人”成为“老熟人”,顺理成章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金钥匙”。
(校地党团工作开展交流经验分享座谈,共建想法交流)
阳光苑社区有1900余名注册志愿者、12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却缺乏系统的音乐教学资源,摸排居民需求的“网格台账”上难以为音乐服务精准“配餐”。湘南学院音乐学院作为深耕音乐教育的高等学府,有专业的师资团队、创新的教学理念、鲜活的创作灵感,恰好填补了这份“缺口”。社区有熟悉的“民情地图”、精准的“需求清单”、广泛的“群众基础”。两者的碰撞,正是“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最佳注脚。
社区社工团队耗时2个月,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研等方式整理出的“音乐服务需求图”。老年群体希望成立“银铃合唱团”;儿童群体需要“趣味音乐启蒙”;特殊节点居民群众期待用音乐助力反诈宣传、垃圾分类、节日庆典;还有独居老人和新就业青年群体,需要“音乐疗愈陪伴”“减压音乐沙龙”。这些清单,正是“专业社工”的“解题密钥”。
(“音乐服务小队”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合影)
社工们将需求按年龄、场景、频次分类,设计“基础服务+定制服务”的分层体系;并联动湘南学院音乐学院党团员志愿者,组建“音乐服务小队”,用专业度为这份清单“加码”。“以前我们做志愿服务,总怕‘力不从心’;现在有社工的专业指导,我们知道‘怎么干更有效’。”音乐服务小队的志愿者张同学说。
阳光苑社区“党团实践基地”不仅是音乐教室,更是“民心驿站”。阳光苑社区通过“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模式,让音乐走进每一扇门、温暖每一颗心,让“音润阳光”的故事,成为“乐聚民心”的最美注脚。
责编:刘畅畅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俊
三审:王超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