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道德与法治教研“派对”,点燃教师教学新激情

武利军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16 16:35:25

新湖南客户端6月16日讯(通讯员 武利军 图/黄予欣)为深化跨单元主题教学实践,推动核心素养评价工具落地应用,进一步锤炼教师课程统整力与教学创新力,持续擦亮区域教研品牌,6月13日,长沙县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圣和、百熙、松雅集团、鲁飞工作室(小学)团队联盟第三次联合教研活动在长沙市泉塘第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聚焦"人际交往素养的阶梯化培育",集结长沙县近百名思政骨干教师,通过"课例深研—工具迭代—生态共建"三维进阶,共探思政课堂新样态。本活动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杭州市西湖区道德与法治资深教研员、浙江省省级优秀教师暨浙江省中小学师德楷模、全国优质课奖的获得者、人教社统编教科书审读专家和培训专家,2017年9月刊《中小学德育》封面人物、《幸福着追求卓越——小学德育课程变革的区域视角》作者俞晓梅老师莅临指导。

本次活动由长沙市泉塘第二小学杨玉玲老师主持。

红绸翻飞映笑靥,稚腔婉转绕雕梁。活动伊始,由泉塘二小戏曲社团带来经典曲目串烧表演,小演员们身着色彩艳丽的戏服,眉眼间皆是灵动。他们的一招一式,从水袖轻扬到台步挪移,都展现出扎实的功底;一颦一笑,无论是娇俏活泼还是深情款款,都将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

(泉塘二小戏曲社团表演)

圣和集团总校长、长沙市泉塘第二小学党总支书记李霖滋致欢迎辞,面对来自不同集团的近百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李书记从“信仰之基”和“信仰之力”破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政课老师“使命担当”结合,他着重强调小学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教师们要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友善”与“人际交往”内容之间的丰富内涵,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长沙市湘龙小学思政课粟冬梅老师带来三年级下册《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材解读,聚焦新教材中所包含的政治方向和编排意图,根据看课标、看大单元、看教材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为老师们指明教学方向,提供了教学思路。

(粟冬梅老师做教材解读分享)

长沙市泉塘第二小学副校长、长沙县思政兼职教研员刘漫娟老师带来的三年级下册第1课《不一样的你我他》第1课时,刘老师以自制五彩叶、共绘班级树为整体情境,采用教学互动闯关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展示等活动,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课堂充满趣味,生成精彩,主题升华,为我们的课程提供了范本,获得所有专家老师的一致好评。

(刘漫娟老师做课例分享)

长沙市中南小学的黄灿老师接着执教三年级下册第1课《不一样的你我他》第2课时。黄老师的课以“真实情境-真实问题-真实表达-有效评价”四维闭环重构课堂,通过校园中不同相处的案例、学生课前调查量表及即时评价量表,实现素养培育从“知”到“行”的精准转化,彰显“无情境不思政”的专业自觉。

(黄灿老师做课例分享)

自由交流研讨中,百熙二小尹昌老师和黄龙小学董焱老师进行课堂点评,两位老师对于两堂课进行了高度的肯定,两堂课都是高度落实到真实的课堂,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尤其是刘老师的课不仅非常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通过层层深入,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让人受益良多。

长沙县思政兼职教研员、长沙市首批优秀教育人才小学政治教育名师粟惠老师就本年度“人际交往”主题研究教研活动就阶段性报告,粟老师从2021年国培计划思政工作坊、2024年长沙县思政工作坊的收获引入课题,深入总结了针对“人际交往”主题长沙县思政教研团队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一些成就以及未来我们研究的方向。

(粟惠老师做阶段性报告)

俞老师首先就两堂课和阶段性报告做点评,俞老师高度肯定两堂课的内容,尤其对于刘漫娟老师的课给予“天花板”级的评价,从课程内容、重难点和课程性质方面做了深度点评,同时也对两课内容和我们的教研内容提出了宝贵建议。

下午,俞晓梅老师进行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综合评价之西湖实践》、《AI赋能教学创新》等专题的系列讲座,讲座中,俞老师紧扣一线教师在学科评价体系构建、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及思政教育创新实践中的痛点与难点,以西湖区多年深耕的实践案例为依托,深入浅出地解析道德与法治学科综合评价改革路径,系统阐释AI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她的讲解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引,又有翔实可操作的落地经验,生动鲜活的互动答疑更直击教师日常教学困惑,为在场教师带来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温度的专业盛宴,赢得与会老师们的高度赞誉与热烈反响。

(俞晓梅老师做专题讲座)

活动尾声,长沙县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彭军红老师对整场活动进行总结。彭军红老师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深远意义,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她鼓励全体老师始终秉持思政人的“使命担当”,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专业素养,立足课堂主阵地,深耕细作、守正创新,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让思政课真正成为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的铸魂育人的金课。

(彭军红老师做活动总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次教研活动紧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以“人际交往”为切入点,通过“深度研读明方向、案例研磨提质效、协同共创促成长”三大环节,逐步搭建起“课例深研—工具迭代—生态共建”的教学范式。此次研讨不仅凝聚了团队智慧,更打破了教学思维的壁垒。未来,全体思政教师将以此次教研成果为起点,持续锤炼教学本领,深化课程育人理念,精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积极探索创新教学路径,携手为推动长沙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编:刘畅畅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王超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