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12 19:17:52
编者按:
无体育不青春!
近年来,我省深刻理解领会党和国家推进体教融合战略的重要意义,大力营造全民关注体教融合、支持体教融合的良好氛围,引导社会各界转变“重教轻体”“教体分离”的社会观念,树立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2024年8月,湖南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团省委,省妇联等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的意见》对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和动员。《意见》明确,到2025年,中小学校体育艺术课程全面开齐开足,“大课间”活动全面普及;到2027年,全面构建起“人人都参与、班班有队伍、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活动、校校有成效、层层抓落实”的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推进机制,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55%以上。这是我省出台的首个专门加强中小学生文体活动文件,在全国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指导性。
日前,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群体部、湖南省体育局联合主办的湖南省第五届体育云动会特推出“体教融合·校长说”暨2025湖南优秀校园体育推荐展示活动,面向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征集,讲述我省校园体教融合发展的好声音。新湖南客户端体育频道将甄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来稿进行刊发。
少年舞动奇迹 体教融合赋能“新”少年全面发展
文/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新世界小学党总支书记 徐静
行云流水的舞步,整齐划一的动作,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6月7日,在长沙市第十一届运动会排舞比赛少年组的赛场上,学校“新”少年排舞队凭借出色表现,一举摘得桂冠,这也是长沙市运动会首次将排舞列入少年组正式比赛项目。这枚闪亮的首金,不仅是小队员们刻苦训练的结晶,更是学校多年来深耕体教融合、创新体育育人模式的生动缩影。
始建于2010年的砂子塘新世界小学,近年来,学校积极构建“班班有社团、周周有赛事、人人有舞台”的特色育人模式,并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打造精品社团、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一核四类”特色课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体育育人之路。数据显示,学生体质优良率达95.6%,年均举办赛事覆盖6000人次,成为办学理念的具象化呈现。
学校夺得长沙市运会排舞少年组首金
“走班制”精准施教 点燃运动兴趣
市运会排舞少年组首金荣誉背后,是学校构建的特色体育育人体系。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创新打造“基础课程+特色课程+走班课程”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模式。在开足开齐国家规定体育课程基础上,学校开发了涵盖球类、田径、传统、新兴四大类近20门特色课程。其中,排舞作为新兴课程代表,自开设以来便深受学生喜爱。
最具特色的是从四年级起推行的体育“走班制”。每周固定时间,学生们打破班级界限,根据兴趣自主选择羽毛球、武术、排舞、足球、篮球等项目。学期初通过问卷精准摸排学生兴趣,实现“一生一技”的培养目标。
此次夺冠的主力队员小雨便是在“走班课”上与排舞结缘。曾经的腼腆女孩,在专业指导和队友鼓励下,从基础步伐学起,逐渐突破自我,不仅舞技精湛,更成长为团队核心,在市运会的舞台上,她和队员们用灵动的舞姿征服评委,斩获冠军。
学校排舞队在比赛中
社团梯队培养 赛场捷报频传
学校将体育社团作为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阵地,精心打造20余个精品社团。排舞社团作为学校的明星社团,配备了专业教练团队,制定科学训练计划。队员们每天课后坚持加练,从动作规范、队形编排到体能、舞台表现力,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学校构建“班级兴趣社-年级特色社-校级精品社”三级体系,形成了梯度培养模式,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需求。目前,学校66个班级实现“一班一特色”,开设击剑、武术、创客等60余类社团。其中,羽毛球社团作为长沙市后备人才基地,已累计培养了7名国家一级运动员,田径社团3名队员成为省青训队田径队员。
系统化的社团培养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锤炼了坚韧意志,结出累累硕果:除本次排舞项目夺金外,武术社团在长沙市少儿竞技木兰拳大赛中勇夺团体金奖;在6月10日刚落幕的长沙市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暨省锦标选拔赛U11男子组比赛中,学校队员更是一举包揽单打金银牌、双打金牌,以及长沙市第十一届运动会男子乙组单打金牌。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学校对体育社团专业化、系统化建设的不懈追求。
同学们在参加体育“走班课”
学校“阳光大课间”
专业师资赋能 育人理念全面升级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体教融合落地的关键。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特长,让专业教师在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如,排舞课程由学校具有舞蹈专业背景的教师执教,羽毛球、足球等项目均由持证教师负责。
在教学中,教师们不仅传授技能,更注重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角色实现了从“知识传授者”向“成长引导者”的深刻转变。
以排舞课程为例,李老师巧妙地将舞蹈训练与德育、美育相融合,通过团队合作强化集体荣誉感,借助舞台表演提升自信心。这种多元融合的教学方式,让体育课程中“以体育人”真正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此外,学校构建了“基础-提高-创新”三层进阶课程体系,通过“阳光大课间+快乐星期四”双轨模式实施。低年级以“趣味跳格子”等18项游戏化课程为主,中高年级则侧重篮球运球等12类专项训练。
同时,学校尤其重视家校社协同,设计了56项由家庭共创的运动项目,如“爱意小车”,累计吸引1200组家庭参与,形成了“亲子共育、家校联动”的文体生态。
以体育人成效彰显 校园焕发蓬勃生机
体教融合的深入推进,为砂子塘新世界小学的“新”少年们带来了看得见的成长与蜕变。运动已成为校园新风尚,孩子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在训练中互帮互助。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每年的“体育节”,既是理念的集中展示,也是成果的全面检阅。体育节期间,各类体育竞赛项目精彩纷呈,不仅有传统的田径、球类比赛,还有创新的趣味运动会、亲子运动会等,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展现自我,挑战极限。
在2024年“科技·星辰大海”主题体育节开幕式上,孩子们对无人机组成的“银河战舰”的场景极其兴奋——孩子们用废旧报纸制作颁奖台、用塑料瓶搭建跨栏架,将劳动与创新融入赛事;66个班级化身“星球”方阵,融合无人机编队、编程与传统非遗,当“新世界·新少年”的光影投射在天空。那一刻,学校的“以体育人”理念得到了最生动的具象呈现。
未来,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新世界小学将继续致力于体教融合的实践与创新,积极探索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融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每一位“新”少年都能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跑出最健康、最快乐、最自信的姿态,绽放最独特的光彩!
责编:胡旻
一审:胡旻
二审:喻志科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