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1 17:18:22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11日讯(通讯员 田小鸽 向宏军)“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近日,48岁的商先生亲手将四面锦旗送至永顺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手里。锦旗的背后是持续46天跨越多学科的生死救援,是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接力。永顺县人民医院多学科通力协作,凭借快速响应的绿色通道、精湛的介入技术和精细化重症管理,成功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
生死时速,心梗突袭,畅通绿色通道
2月28日11:30,患者在家中突发胸痛、气促伴大汗,随即晕厥。12:09被紧急送达永顺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显示血压76/50mmHg。急诊科迅速启动胸痛绿色通道,12:11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医生迅速到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立即启动导管室,准备急诊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挑战生命禁区,打通生命线
时间就是生命!12:48冠脉造影显示:心脏供血的“生命主干”左主干闭塞,意味着患者2/3心肌瞬间缺血,死亡率超过90%,且左主干病变曾经是介入治疗的“禁区”,其介入治疗是冠脉介入中危险系数最高的手术。面对复杂病变,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当机立断,凭借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仅有的几分钟“黄金时间窗内”,精准将导丝送至闭塞部位、成功完成支架植入,恢复了左主干血流。
昼夜不息,多学科攻坚,创造生命奇迹
术后,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血压仍持续下降,气促、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急性心力衰竭接踵而来,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病情极其危重,重症医学科团队攻坚克难,立即予以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积极抗休克,严密监测,动态床旁超声、血气分析等评估病情,精细化容量、循环管理,精准施治。患者的各项指标逐步好转,呼吸、循环功能稳定,1周后成功脱机拔管。
然而,3月15日,患者再次出现气促、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胸部CT示“白肺”,重症医学科联合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科、中医科等多学科会诊,并完善床旁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过深入分析讨论,诊断患者心衰合并感染,进一步优化抗心衰、抗感染等治疗方案。患者成功转危为安,转入心血管内科进一步康复治疗,经过医护人员46天的精心治疗,患者逐步站起来、走起来、笑起来了,最终康复出院。
这例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现了该院在冠脉介入治疗、急危重症救治以及多学科协作等方面的强大综合实力。该院将继续秉持“厚德 精术 博爱 奉献”的宗旨,持续提升医疗救治水平,为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筑牢坚实的保障防线。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陈艳阳
三审:田雄狮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