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水之畔育体魂:保靖县构建 “体教融合” 立体化育人体系纪实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05 16:40:55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杨瑞宇

运球、突破、投篮、进了!5月28日,保靖县各学生篮球队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教练员握紧双拳适时点拨战术,裁判目光如炬紧盯赛场,观众席上呐喊声此起彼伏。暂停间隙,彩旗方阵入场挥舞,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此次中小学生篮球联赛历时20余天,汇聚全县17支队伍,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宴,更是保靖县落实学校体育“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育人目标的生动实践。在这片孕育了奥运冠军杨霞、向艳梅等优秀运动员的土地上,学校体育正成为学生全面成长的催化剂——从毛沟中学第四届“良习杯”足球联赛的激情角逐,到野竹坪小学趣味运动会上的全员“悦”动;从全县学生大课间体操比赛的整齐划一,到酉水马拉松2000余名师生跑团的浩荡阵容,保靖县正通过多层次体育实践,构建起立体化育人体系。

夯实身体发展根基

保靖县各学校将学生身体健康发育作为体育工作核心。体育课上,各校通过形体训练规范学生坐立行姿势,优化生长轨迹。毛沟中学举办师生春季运动会及第46届校运会,运动员在爆发力与耐力项目中展现系统训练成果;野竹坪小学春季运动会上,两人三足等趣味项目让学生在欢笑中提升身体协调性;碗米坡小学大课间的竹竿舞,在鲜明节奏中强化心肺功能,助力身高与体态优化。

今年4月22日,保靖县首届半程马拉松中,2000余名师生跑团完成5公里健康跑,尽显耐力与环境适应能力。春暖花开时节,迁陵小学、岳阳小学等学校将课堂延伸至户外,跳绳、放风筝、滚铁环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让自我锻炼与文化传承相映成趣,真正落实“增强适应自然环境能力”的育人要求。

构建体育素养体系

近年来,保靖县逐步形成“课堂+社团+赛事”培养模式,实现从课程教学到赛事实践的梯度提升。作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毛沟小学,将足球技能模块化教学,班级足球联赛已成传统,教练员王伟定期率校队与周边县市球队切磋竞技。去年10月,在湘西自治州第十五届运动会足球比赛中,保靖县女子甲组、丙组、乙组足球队分获两金一铜。

岳阳学校田径社团、篮球社团以“每日一训+每周对抗”强化技能,队员尹志豪在2025年州第十九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斩获U10男子组400米、4×100米接力双金牌,田婷婷获U13组4×400米银牌、4×100米铜牌;保靖民中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二,瞿甜包揽女子100米、200米双金,充分展现“班级选拔—校级集训—县级联赛”的人才培育成效。2027年,湘西州第二十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将在保靖县盛大启幕。

深化体育德育功能

体育德育在保靖各校多维渗透,实现从赛场礼仪到成长实践的价值引领。“云端杯”学生篮球联赛开幕式上,运动员宣誓彰显体育道德;毛沟中学足球联赛闭幕式的礼仪教育,将规则意识深植于心;保靖职专学生在州赛夺冠后坦言,赛场技术源自日常教学的点滴积累,强化了“过程导向”的价值观塑造。

去年9月,毛沟小学学生小强穿着不合脚的凉鞋,在第24届运动会400米赛道上勇夺第一,班主任龙佳菲以一双运动鞋作为奖励,此后他学习愈发认真,作业完成率显著提升——这是体育运动与德育心育的双向奔赴。岳阳学校六年级学生小欣曾因轻度抑郁厌学,女子篮球队教练何琳根据她在体育课和社团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劝她加入篮球队。经过系统训练与赛场实践,她主动参与战术讨论、融入集体,“想为队伍加分”的信念让体育精神转化为成长动力,她的性格也愈发开朗自信。“体育教会学生的,是面对人生的态度。”何琳感慨道。

“学校体育不是单纯的身体训练,而是要通过运动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坚持。”保靖县教体局负责人杨志表示,“当球场上奔跑的身影与课堂上挺拔的坐姿形成呼应,当运动中磨砺的坚韧品格转化为学习中的进取精神,学校体育便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筑牢根基。”未来,保靖县将继续以体育为载体,书写“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育人新篇。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蒋俊

三审:王超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