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光胜:雕刻两亿年风霜,让“菊花”从石中悠然盛开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23 02:19:45

通讯员 易思源 王利旻

虽然与菊花石打了30多年的交道,但每每切开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再看到“菊花”,都让冉光胜惊喜不已,仿佛2.7亿多年前的一块“顽石”,不经意间落入他的手,方能去尽“风霜”,“惊艳”时光。

在冉光胜位于长沙县安沙镇龙华岭村的工作室内,一盏主人杯、一把壶或一件大型石雕摆件,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菊花石雕刻作品,呈现着各具形态的菊花朵朵,不禁让人惊叹,自然与匠人共同的“鬼斧神工”,美就这样流淌而出。

冉光胜在自己工作间钤印。

初识“菊花” 一见倾心

一颗颗2.7亿年前的石头,在复杂地质运动中,深灰色石材孕育出白色花纹,酷似怒放的菊花,得名菊花石。

菊花石为中国独有,以湖南浏阳发现最早最集中,因此浏阳菊花最为著名,发现与雕刻菊花石的历史并不长,近300年。此后,菊花石在湖北恩施、江西、陕西等地均有发现。

1971年,冉光胜出生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父辈是手工艺人,冉光胜从小动手能力强,18岁时跟随叔叔,开始了雕刻技艺的学习,这时,他初识菊花石,被这开着花的石头深深吸引,倾心无比。

1991年,当地的菊花石加工厂招学徒,冉光胜入厂学习。

“当时厂里几个老师傅,负责茶壶身的制作打磨,我就负责制作打磨茶壶盖。”那段岁月让冉光胜记忆犹新:“一个多月,十个手指头全部磨出了血,拿纱布缠上,再磨。”

为了偷学技艺,冉光胜每次在厂里吃饭时,都多要锅巴、多盛些汤,晚上扛饿。等大家都下班离厂后,他开始一个人将白天老师傅手上的那些活计,自己琢磨,学习制作,很快,他制的砚台、茶壶像模像样。他这个学徒,在大家称赞声中,很快成为了师傅。

制茶壶是冉光胜得心应手的技艺。

“那时,老师傅的技法很传统,我就想着改进,例如茶壶盖,将原石切割成小块,再打磨,就省下了不少力气和人工,生产效率大大翻倍。”

学习手艺,是为了创业。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后,1994年,冉光胜来到了恩施州,学习深造。1995年,一身本事的他开始在家乡创业,以雕刻菊花石小工艺品为生。

“菊花”开启的何止是眼前

如果热爱,那热爱会将你带到更远处,何止是眼前的生活,何止是高超的技艺,更是胸怀与眼界、理想与追寻。

家乡谋生几年后,冉光胜不安于现状。2001年,他毅然与妻子来到长沙打拼,在这片有着深厚“菊花”情缘的地方扎根,也将自己对菊花石的热爱奉上。

冉光胜欣赏自己的作品

在长沙,冉光胜完成从手艺人向菊花石雕刻家的“蜕变”。

不惜花重金,囤下众多菊花石;不分昼夜,精心雕刻大型的菊花石摆件。他将内心中最美好的祈愿都化成创作源泉和动力。

跟其他石雕艺术相比,菊花石雕的特殊之处在于,“花”藏在石头里。石料里有几朵花?花瓣是什么形状?“开花”前都无从知晓。

“就像开盲盒,是个解谜的过程,很有意思。”刚碰到重达3吨的原石时,冉光胜也感觉是开盲盒,随着一朵朵菊花从石头里“开”出来,冉光胜数了数,一共有56朵,这座宽2米,高1.78米大型菊花石摆件被冉光胜命名为《和谐民族情》,他说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十六朵“花”,悠然盛开。

冉光胜的大型菊花石摆件《和谐民族情》

耗时最久的一件作品为《抱香满蓝》,作品仿佛讲述着秋天里菊开遍野,佳人采得菊满归,盛开的菊花,点缀着竹篮。竹篮部分,冉光胜开创性运用了镂空雕技法,将每一片竹片雕刻得细致入微,而菊花饱满,虽为黑衬白色,但菊花艳丽多娇呼之欲出。该件作品成为了他代表作,获得了2016年“天工奖”优秀作品奖,也是“天工奖”2002年创办以来,首件菊花石雕的获奖作品。

《抱香满蓝》作品的正面、背面及整体呈现。

精湛的技艺也为他赢得了“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人缘石而雅,石缘菊而珍。如今,一间乡村院落,一方安静工作间,有清风明月相伴,有鸟鸣蛙声相闻,冉光胜将自己的作品全部陈设于此,展示着对大自然的敬意和自己执着的艺术追求。闲暇时,再约上三五好友,以石会友,以菊养心,也有一番别样的悠然意趣。

以刀代笔 在方寸之间刻出伟人诗篇

印者,信也。

古今制印,多为文人雅士身份的“标签”。而在冉光胜的工作室,有一组菊花石印,由28方组成,上面刻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一位石雕匠人去刻印,这样的跨界并不稀奇,两者相通处都以刀工,在石头上雕刻,不同的是,前者雕的世间万物,而后者刻的是文字。

2020年,此时,离2023年还有3年的时间,而2023年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

“我想献点什么,表达对毛主席的怀念和敬仰。”冉光胜翻出毛泽东诗词,那份崇敬之情不禁来自对新中国缔造者光辉功绩的歌颂,还来自于主席诗词那波澜壮阔的歌吟。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沁园春·长沙》是青春的声音,沉入他的心底。

“我想把《沁园春·长沙》整首词都篆刻下来,当时萌发出这样奇异的想法。

想法有了,可怎么刻?是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当这一组印呈现出来的时候,会对冉光胜独具匠心巧思而感动和钦佩。

你知道《沁园春·长沙》有多少字吗?冉光胜会清晰告诉你,正文加上标题有119字。从2020年3月18日开始到2023年7月19日完成,3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琢磨着如何将这119字意境和气象呈现在“印”端。

冉光胜《沁园春·长沙》全词篆刻版

印章28方,巧合毛泽东的“二十八画生”笔名,其中27方印分别刻着词的标题、正文,剩下一方为落款。“沁园春·长沙”的标题印章,形状根据一江两岸的地形而设计;“看万山红遍”的印面上刻有红枫,装饰着“万山”二字;“鹰击长空”选择了图形代替文字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印章的规整,展示着雄鹰不羁的个性。“怅寥廓”和“曾记否”融入了立体空间设计,两方印章一明一阳,让词的上下两阙,在篆刻形式上也有工整对仗的美。“指点江山”一印中采用了春秋战国时期铲币的古典气息,为章面添加了一丝沉稳大气,还有采用宋代经典九叠篆刻的“书生意气”一印,让印面更富有文人气质。

28方印钤印下来,诗情画意跃然纸上,词中的意象和内涵,通过篆刻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古老的篆刻艺术新风劲吹。

《沁园春·长沙》全词篆刻版初一亮相,就好评如潮,被录入了湖南诗词协会的《诗咏毛泽东——纪念毛泽东诞辰 130周年诗词选》一书,并先后得到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韶山市委、韶山干部学院、韶山学校等单位收藏。

《沁园春·长沙》全词篆刻版在韶山学校举行赠送仪式

“过去三十多年里,我与石头打交道,我在塑造它的时候,它也在塑造我,往后三四十年,我也准备继续和它打交道。” 完成全词版篆刻,冉光胜如同完成了一个使命,也启迪了他未来的创作之路,让“菊花”开得更热烈,不同反响。

冉光胜部分作品

责编:沙兆华

一审:姚茜琼

二审:唐能

三审:文凤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