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30 14:59:31
国家税务总局长沙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驻广州特派办下发的案件线索,联合长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经侦大队,依法查处了“7.25”暴力虚开普通发票团伙案件。
经查,刘某、袁某和蔡某3名犯罪嫌疑人结成违法团伙,设立控制77家空壳企业,向浙江、新疆、天津等20多个省市的企业及个人虚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4.6万份,涉及金额21.36亿元。目前,袁某等涉案人员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已移交检察院审理,本案受票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已同步开展税收核查工作,防止税款流失。
长沙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团伙性暴力虚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案件,此案的成功查处为税务机关防范、识别类似违法活动,有效打击、遏制虚开发票行为,提供了借鉴。税务稽查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税警协作机制,对虚开骗税等涉税违法行为始终保持严查狠打高压态势,积极营造更加规范公平的税收法治环境。
发票“有销无进”,虚假疑云重重
前期,长沙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初步研判案源线索,发现一批企业的涉税疑点高度重合。这批企业注册时间和地点十分集中,涉及行业非常广泛,下游受票企业大部分在外地,且存在对外大量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却无购进的情形,属于典型的“有销无进”。
检查人员通过进一步查看电子申报表,发现这批企业在大规模开具普通发票后,不进行纳税申报,或采取零申报、填列免税栏次等方式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符合暴力虚开情形;且企业注册时间和地址高度集中,符合同MAC地址交叉开票的特点,存在虚开发票违法重大嫌疑。
为查清真相,检查人员到涉案企业的注册地实施突击检查,发现这批企业都是企业人员身份信息虚假、注册信息虚假、企业银行信息虚假的“假企业”。由于找不到企业实际控制人,案件陷入僵局。
穿透资金迷雾,破解犯罪网络
这批疑点企业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检查人员决定从代办注册公司、实际领票人、开票IP地址、受票企业四个维度入手。通过查询梳理该批企业的税务登记信息和开票IP,确定10余名实际领票人,其大多为四川、广东籍,开票IP均集中在四川省。
为进一步梳理受票企业信息,检查人员分别对10户受票金额较大的企业开展外调核查。其中,对湖南某物流有限公司外调核查时,检查人员从数笔转账记录中敏锐地捕捉到疑点,梳理出了一条隐蔽的资金流转路径,一张涉税犯罪网络逐渐浮出水面。
经调查,这些发票是经人介绍从袁某手中购买,用于结算运费。检查人员立即约谈袁某,袁某承认其开具发票的行为,并提供了银行流水的PDF电子文件。为核实袁某的陈述,检查人员通过资金查控平台进行调取比对,发现其提供的银行流水PDF电子文件被篡改,刻意隐瞒了上游手续费收款人蔡某的真实信息。在进一步调取蔡某银行开户信息和流水后,发现蔡某将收到的钱款分批打给了刘某,刘某的银行流水则显示再无对外转账记录。经统计,刘某银行账户收到蔡某转账44次,共计26.80万元,涉及虚开发票金额达3700万元以上。
通过深度资金穿透与缜密分析,检查人员抽丝剥茧,逐步锁定案件核心人物:主犯刘某及其团伙重要成员袁某和蔡某。
多点抓捕嫌犯,还原违法事实
锁定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后,长沙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立即与长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经侦大队成立“7·25”专案组,在不同地区分别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3名嫌疑人对虚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据其陈述,他们通过注册这批空壳企业,获取领取发票和交易主体资格;利用网络发布售卖发票信息,吸引买家上钩;再通过联系中间人,在无真实业务的情况下,大肆虚开普通发票,并收取高额费用牟取暴利。至此,案件圆满告破。
目前,长沙市税务局依据法律规定,依法认定该团伙开具的4.6万份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为虚开发票,并将该案件移交司法机关。袁某等涉案人员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湘瑞轩)
责编:杨柳彬
一审:杨柳彬
二审:王珊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