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联 2025-05-30 09:09:03

独特的幻想·幽默与诗意——评《南村传奇》
文| 李彩红
我本是带着“学艺”的虔诚来阅读《南村传奇》的。但读过第一遍之后的最初感觉,竟然是纯粹的快乐。
快乐有深浅之分。这部童话带给我的快乐绝非浅表性的,而是一份“沉甸甸”的精神享受。从看似信马由缰的“开头”,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结尾”,无论情节发展得怎样波谲云诡波澜壮阔,总会有一些东西叩击人心,让读者在快乐阅读的同时受到启迪。
掩卷覃思,我感觉作家的创造与宝石匠真的很相似,同样都要经过无数次的精雕细琢,将闪耀出非凡异彩的宝石珠玉镶嵌组合,方能制作成一件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忽而又记起了本书作者汤素兰老师一篇题为《我的城堡、护卫和神灯》的散文——原来,即使是著名作家,从耕耘生活、构思选材乃至灵感勃发之际将洋溢的激情宣泄于笔端,仍然要有一个艰辛漫长的历程。
曾有美学家把“美”比作通往深刻的一条复杂、神秘而又灿烂辉煌的“险途”,可见艺术之美来之不易;童话的美感当然也不会从空而降,一部优秀的童话作品,绝对不是轻而易举任意编造出来的——宝石匠的工作,不是还应该上溯到勘探宝藏、开采宝石那个源头么!
《南村传奇》的一大特色是大量地吸收了乡村生活和大自然元素。
生活体验人人皆有,难得的是对生活体察、审美情趣上的独到之处。作者的眼光是睿智的。普普通通的青山绿水、田林村路、家畜家禽乃至鸟兽虫鱼,进入“南村”这个类乎桃花源的奇幻世界,立即焕发出异彩,成为作者指挥的宏大交响诗中一个个鲜活的音符。
于是我们在游历“舍身石”“无底洞”“印染坊”之际,看到了引诱顽童进入天宫的绚烂通道,看到了人类抗拒天灾的艰苦卓绝;“染梦”的表述,更是把自然美、艺术美融入五光十色的梦境,让读者浸润其中不忍离去……
好的童话,都会以错综曲折、变幻无穷的情节来吸引读者。但“刺激”不等于审美体验。《南村传奇》没有回避自然灾难和生活的艰辛困苦,甚至敢于直面舍生忘死的壮举——前有“为生活和梦想付出努力,然后无怨无悔地离开”的“舍身化石”三少年,后有为制服洪水与巨蟒一道“以身填壑”的生路;而在“结尾”一章,还流露出现代人在强大“客观”面前的无奈……
但这些并没让读者伤感和失望。深谙儿童心理的汤素兰老师格外用心,全书贯穿首尾,都巧妙地以自然美来淡化险恶,以爱来溶解悲情(如老猫为了促成巨蟒与路生的合作而“舍身饲蛇”),通过为“大我”献身的英雄壮举,来冲击“小我”种种不如意的遭际等等,一段段绝无“说教”的生动描写,如字里行间跳跃闪烁的光焰,以充满正能量的内在意蕴,照亮和温暖着读者的心灵。
于是,可读性与思想、艺术性在书中达到了高度统一。
通过幽默生动的语言来表达童心童趣,是我从这本书里学到的另一“诀窍”。
作者在语言文字方面特别关注孩子们的感受,处处用心,就连对“神魔”的描述都不入俗套,令人忍俊不禁——飞机坐久了,忘记了操控飞毯魔帚的咒语,巫师们就失去了魔法;玉皇大帝关于神仙“轮番下凡”的新规定,仿佛儿童游戏时的“约定”……善良而不失孩子气的狐仙总能吸引读者眼球,亦仙亦凡的丁婆婆每次都给孩子们带来惊喜;还有神秘的“信使”、那两位模样有些怪怪的南村故事讲述者——他们似乎没头没脑、却又充满悬念的开场白,怎能不诱发小读者急着往下看的心愿!
用心品味,细细琢磨,我更加明白了在语言上多下功夫、提升作品的文学成色,对于儿童文学写作是何等重要!
作品的个性更多地体现在角色和情节的设置上。
蛇在大量的童话作品中都以贪婪邪恶的“反派角色”出现,狐狸多半是奸猾狡诈的化身,而在“南村”,它们一扫往昔戾气,都成了劳动者忠诚的朋友。
“神仙”谁不羡慕?可是在天宫玩腻了的三个顽童一心惦记着“凡间”;不用干活而且“要什么有什么”的日子也许是顽童的白日梦,强仔却说:“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也不好,这样久了,就没有什么东西是你想要的了。”
为了斩断那条诱惑顽童直达天宇的“光道” ,三个男孩不惜化为顽石……
幸福只能在人间,在创造性的劳动中,在自己脚下。冬眠春醒的花神婆婆播撒百花的种子,也在播撒希望。作者深情地写道:鲜花盛开的南村蜂飞蝶舞,南村人的日子又生动欢快起来,古老的民风慢慢恢复,在外漂泊的人们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这何尝不是作者心心念念的美好愿景!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