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28 12:35:17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顺 通讯员 杜娟 崔璟 王欣妍
5月27日,长沙县㮾梨街道一间普通公房内,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感动了在场所有人。与病魔抗争21年的当地居民王红斌在家人见证下完成遗体角膜捐献,其遗体成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大体老师”,角膜则为2名眼疾患者送去光明。
这场持续21载的生命守护,最终以最温暖的方式完成“生命接力”。
告别仪式上,医护人员及亲人列队向王红斌鞠躬致敬。王红斌的妻子袁菊香最后一次为丈夫整理衣襟:“愿你一路走好,愿你来生健健康康!”
时钟拨回2004年,时年40岁的王红斌因意外撞击导致脑出血,虽经抢救保住性命却全身瘫痪,仅有手指能微弱活动。从此,妻子袁菊香与儿子王宇祥开启了漫长的照料生涯。
“每天凌晨4点起床,给他翻身、擦洗、喂饭,夜里还要起来查看是否生褥疮。”袁菊香回忆道,丈夫虽不能说话,但眼神里永远有光,自己也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渴望。
袁菊香坦言,长期的护理压力曾让她几近崩溃,全家仅靠低保、儿子打零工维持生计,但看到丈夫眼中的坚韧,她选择与家人共同扛下这份责任。
儿子王宇祥是一名退伍兵,他深知“责任”二字的分量,白天上班贴补家用,晚上为父亲按摩翻身,还自学护理知识预防褥疮……“哪怕只能得到眨眼回应,也要让父亲感受到家的温暖。”21年间,他坚持与父亲聊天、播放他年轻时喜爱的戏曲,试图维系他的精神世界。
2024年12月,王红斌因肺部感染病情恶化被送到医院抢救。病床前,家人再次提及器官捐献的讨论。“他虽然无法说话,但听到‘捐献’两个字时,眼泪止不住地流。”袁菊香哽咽着回忆,他年轻时就是热心肠,也曾多次表示“希望死后能做点有用的事”。
5月27日,王红斌去世后,家人第一时间联系湖南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经专业评估,其遗体符合医学教学标准,角膜达到移植条件。湘雅医学院工作人员郑重承诺:“王先生将用另一种方式培养未来医者。”目前,两片珍贵角膜已成功移植,助两位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
王红斌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61岁,但生命的光辉将在解剖教室与患者眼中持续闪耀。
责编:周顺
一审:段涵敏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