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称开水烫碗“恶心”,网友坐不住了!

  长沙晚报   2025-05-27 19:40:36

话题#教授称对烫碗习惯恶心#

在热搜榜居高不下

引发热议


图片

近日,一位教授发表

“广东人用开水烫碗令人恶心”言论的

视频在网络热传,引发争议


图片


这名教授是《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作者汪中求。网传视频中,他称:“广东人用开水泡自己的碗筷,非常非常反感。比如你们广东人每一次吃饭之前,都要把那个经过消毒的碗筷,再用开水重新泡一次,还要把那个塑料纸和泡碗的水,专门拿个器皿来倒在里面,那个场景非常的糟糕……”


他还表示:“让人很恶心呐。”


公开资料显示,汪中求,江西九江人,1963年出生,毕业于九江学院。现任中国精细化管理研究所所长。2005年进入福布斯中国文化名人排行榜。其自称“11年茅台集团特聘顾问”,曾担任多所学校客座教授。著有《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等书。



对此,支持烫碗的网友纷纷站出来捍卫自己的习惯,有人解释烫碗源于茶文化,喝茶前洗茶具、洗茶叶的仪式感延伸到餐桌是一种文化传承,不容置疑;


还有人从卫生角度强调,即便碗筷看似已消毒,可谁也无法保证餐馆清洗流程毫无问题,化学清洁剂残留、塑料包装的灰尘等都需要通过烫碗来处理,这是对自己健康负责,更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图片


反对烫碗的声音也不少。部分网友从科学角度出发,认为几秒钟的过热水根本达不到杀菌效果,若餐具本身不干净,烫一下无济于事,反而可能因操作不当造成二次污染,是“形式主义”和“心理安慰”。


图片

那么,用热水冲烫餐饮具

到底有没有用?

一组检测数据告诉您

实测

用70℃以上热水冲烫

能降低大肠菌群检出率


2024年3月,厦门日报曾报道过市市场监管局的研究抽检结果。实验人员制备了含大肠菌群的污染餐具,随后用不同温度(70℃、90℃、100℃)热水,对餐具样本进行冲烫处理——热水倒至餐具容量的三分之二,摇晃涮洗4-6秒。


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用70℃以上热水冲烫,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肠菌群的检出率,但不能完全杀灭大肠菌群;去除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效果较弱。将冲烫的水温从70℃升至100℃,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出率降低8%。

不过专家表示

对餐具来说

高温煮沸确实是最常见的消毒方式

很多病菌能通过高温消毒的方式杀灭

但要达到效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个是作用的温度

另一个是作用的时间

◆大肠杆菌、沙门菌、霍乱弧菌等,多数要经100℃热水冲烫作用5分钟,或80℃热水冲烫作用10分钟才能死亡;


◆乙肝病毒在100℃热水冲烫中至少10分钟才能被灭活;


◆一些不怕“烫”的细菌芽孢需煮沸更长时间,如肉毒杆菌芽孢需3小时。

因此饭前用开水烫碗

消毒杀菌的效果可能并不明显

当然用开水烫一下

至少可以洗去碗中的浮尘或油污

把餐具放同盆烫洗

或引起交叉污染


如果您要在餐前烫洗餐饮具,应尽量使用高温开水,多烫洗一会儿或增加烫洗次数;同时,要尽量避免把所有人的餐具放进一个大盆,防止交叉污染。在外用餐时,可先看饭店有无消毒柜,消毒柜中餐饮具摆放是否规范,消毒柜是否运作正常;再细看餐饮具表面是否干燥无水、光洁。

存放方式对餐饮具

洁净度有影响


大中型餐饮单位的餐具

最长存放时间约18小时

校园食堂的餐具开学期间

最长存放时间约36小时


图片

检测人员对堂食餐具进行采样。(资料图)


研究结果显示清洗后的餐饮具放置于干净、干燥、密封的消毒柜或保洁柜中,有利于保持洁净度;若需要提前将餐具摆放至餐桌、摆台上时,摆放时间建议不超过12小时,将餐具倒扣摆放有助于避免灰尘等污染物污染餐具。


2024年,厦门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出台供厦食品安全团体标准《餐饮业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全市餐饮业的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环节提供了详尽的管理标准和操作指南。

比起烫碗

这项新标准落地后

复用餐饮具用起来将更让人安心

名词解释
复用餐饮具,是指盛放或取用直接入口食品的可重复使用的器具,包括碗、筷、杯、盆、匙、餐盘(碟)、刀叉、托盘、分餐勺等。
你怎么看?

责编:杨天朗

一审:周杨

二审:陈永刚

三审:文凤雏

来源:长沙晚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