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27 10:00:0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吴长明 文轲
晨光中,新晃侗族自治县凉伞镇万家村仿佛铺上一层温柔的薄纱,沿着公路仿佛走进了一幅绚丽的田园画卷。广袤的田野里,翠绿的稻穗随风摇曳,诉说着即将到来的丰收喜悦。蜿蜒盘旋的公路旁,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绽放,与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美景 。在万家村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经历了一场华丽的乡村振兴蜕变,奏响了一曲激昂奋进的振兴序曲。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堡垒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驻村伊始,万家村驻村工作队便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规范落实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每年组织党员集中学习 12 次,开展专题党课4场。同时,大力培养后备力量,发展预备党员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1名,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增设便民服务窗口,打造 “一站式” 服务平台,累计为村民办理各类事项 120件,让群众办事更便捷。落实党建+微网格制度,让所有党员成为网格长、组长,直接在家门口帮扶村民,将党组织的服务延伸到群众一线,如今,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坚强核心。
实时监测筑牢防返贫堤坝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而防止返贫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刚到万家村时,工作队便对全村429户家庭进行地毯式摸排,建立起详细的防返贫监测台账。依托湖南省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平台,为全村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安装“防反贫监测APP”,实现收入、就业、健康等数据实时更新。
脱贫户杨亮家因突发重病,医疗支出骤增。监测系统发出预警后,工作队第一时间上门核实情况,协助申请临时救助金3000元,办理医疗费用二次报销,申请医保救助15000元,还为杨亮申请了个人三类低保,保证每月基本生活。脱贫户杨国平户,因一户双残,家庭缺乏劳动力,家庭主要劳动力杨国平无法外出务工,工作队特意为其妻申请了公益岗。两年来,工作队累计通过监测系统识别风险户13户,落实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措施43项,确保风险及时消除。
同时,为脱贫户量身定制“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对有劳动能力的,推荐参加技能培训、介绍就业岗位;对弱劳力、无劳力的,落实兜底保障政策,确保不发生一户返贫致贫。
产业兴旺拓宽村民致富路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万家村山多地少,发展什么产业呢?工作队经过与村民反复讨论,最终决定依托县级发展天堂牌烤烟和新晃黄牛品牌县的产业战略,大力发展烤烟种植和黄牛养殖产业。工作队和村“两委”争取上级产业发展资金200余万,在万家村修建占地十余亩的烤烟房以及黄牛交易集散中心。
同时,村里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采用“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的模式,带动30余户村民参与种植。去年,烤烟喜获丰收,种植面积达到450亩,产量达到9万斤,销售额突破160万元。
如今,万家村的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发展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民生改善提升村民幸福感
改善民生是驻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两年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施多项民生工程。安装路灯 130 盏,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难题;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人饮工程蓄水池 5座,铺设管网10 公里,让全村村民喝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新增机耕道5公里,新建和维修小型水利设施10处,方便村民生产活动;建设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关注困难群体,为33名低保户、19名特困人员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组织志愿者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12次。
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村里组建了广场舞队、篮球队,新建了农家书屋。如今的万家村,道路宽敞整洁,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共治共享涵养文明和谐“新风尚”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万家村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文明新风。同时,建立了“村民议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议事会,让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每年开展最美家庭评比活动,选出最美家庭10名,发动村民开展“和美团寨”行动,建设“微花园”“微景观”20余处。如今的万家村,邻里和睦,乡风文明,处处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责编:易鑫
一审:易鑫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