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更新丨能够大笑的地方有很多,但肯定不包括这里!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26 17:25:18

文案|万丽君

出镜|张英

后期|杨娟(实习)

七三一罪证陈列馆里嬉笑吵闹?这事儿可太不应该了!最近,在位于哈尔滨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内,一名女子与丈夫在参观过程中多次嬉笑,被其他游客提醒后,激动反驳称你有本事去打日本人,甚至扬言要报警。

这一幕被馆内的游客拍下后,在网上炸开了锅。三点更新,今天就这个事说三点。

一、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景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七三一罪证陈列馆?这个展馆内,陈列着近10万件侵华日军进行残忍实验的骇人罪证,真实记录了我中华同胞被虐杀的黑暗历史。这个展馆被取名为黑盒,内里的设计和氛围也是非常肃穆沉重。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陈列馆,而是代表着我们对苦难历史的铭记和对惨绝人寰的暴行的控诉。看着冰冷的手术器械,望着斑驳的囚服,嬉笑声当然显得无比地刺耳。

二、这件事不只是对错这么简单。视频传播开来后,网上几乎一边倒地对嬉笑行为表示愤怒,但也有少数网友提出,陈列馆里到底能不能笑?难道板着脸才算尊重历史吗?在私权利领域,法无禁止即可为是基本原则。只要是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行为,公民就有权自主决定,当然包括以什么样的表情来进入陈列馆。是否尊重历史,也确实不能单纯以参观表情来论。但在公共场合,尊重大多数人的感受是一种文明礼仪。特别是在这样一个肃穆沉重的氛围里,无论是出于对参观秩序的维护还是对民族记忆的保护,其他人对于嬉笑行为予以提醒并不为过。对错之外,还有文明、有尊重。在这里,保持沉默与肃穆,是一种对苦难的共情和对先辈的致敬,是我们最朴素的民族情感。

三、公共场所的行为边界不能仅凭个人意愿。这场风波并不是孤立事件。近年来,类似的争议并不少见。比如,早前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大妈嬉笑比耶拍照,遭遇围观者怒斥;南京鸡鸣寺一女子穿和服拍照,被指不尊重历史。将心比心,对中国人来说,14年抗战留下的历史伤痕难以愈合,至今仍在隐隐作痛。无论是穿和服拍照还是不经意的嬉笑,可能并无主观上的恶意,但对于大多数围观者来说,这也是一种对于历史的不尊重、对于民族情感的冒犯。允不允许之外,还有合不合适。公共场所的行为边界,需要以社会共识为基础,不能仅凭个人意愿。个体固然享有在法律框架内选择行为的自由,但若是在决策与行动时,更多地体察大众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不仅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也可以规避可能给自身带来的不必要困扰。

最后,借用网友的一句话:能够大笑的地方有很多,但肯定不包括这里!

责编:唐雨琪

一审:张英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冒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