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琦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2025-05-26 13:44:14
春有君山银针茶香漫岛,夏看荷花映日苇浪翻雪,秋来候鸟翔集渔歌晚唱,冬时雾锁平湖如坠琼瑶。洞庭烟波浩渺,岳阳楼巍然矗立。这里,范仲淹笔下“衔远山,吞长江”的壮阔景象至今犹在,八百里洞庭铺开水墨长卷。
《岳阳楼记》中“先忧后乐”的千古绝唱、屈子行吟的求索精神、滕子京重修名楼的济世情怀,早已熔铸成这座城市的灵魂。
5月24-26日,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在岳阳举行。今日的岳阳正以洞庭生态为纸、文旅盛会为笔,续写新时代的“潇湘胜景”。

自2022年起,我省创新推出“一市州一年度”的旅游发展大会申办机制,通过“立标打样、示范引领”的方式,推动全省旅游产业实现全域升级、高质量发展。
这一创新举措以举办地为核心引擎,辐射带动全省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形成了“一地举办、全省受益”的良性发展格局。
作为湖南旅发大会“一年两会”的开端,岳阳正借旅发大会的东风,激活文旅消费新引擎,探索“办会兴城”的岳阳路径。
此次大会以开幕式暨文化旅游推介会、文旅项目观摩、湖南省入境旅游推介会三大主体活动为核心,并联动2025世界旅游联盟·洞庭对话等五项配套活动,以“3+5”系列活动的形式全方位展现岳阳文旅魅力。来自国内外近600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盛举,见证“办会兴城”的生动实践,沉浸式感受“烟火巴陵”的独特韵味。
岳阳坐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独有文旅IP,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其资源禀赋之丰厚、文化底蕴之深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不可替代性。
近年来,岳阳持续深耕文旅融合,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今年“五一”假期,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为293.43万人次,游客总花费2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11%、54.54%。文旅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此次旅发大会的背后,是以62个重点文旅项目为引擎,构建314.5亿元投资规模的文旅新格局。系统培育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重塑“大美江湖”的空间肌理。
这场盛会不仅是打开文旅资源宝库的金钥匙,更开启了城市发展跃升的新纪元。通过大会效应,岳阳将加速转化为产业动能,为湖南文旅“做大蛋糕”提供关键支点。
今年1月,湖南省18个部门联合发布《促进湖南入境旅游发展的十二条措施》,从签证、通关到消费全链条提升便利度。深入实施《湖南省“引客入湘”入境旅游奖励办法》,通过真金白银激励各地拓展境外市场,让湖南旅游加速走向世界。
2025年是湖南入境旅游发展年,着力打造“国际友好型省份”。岳阳乘势而起,首次将省旅发大会与国际文旅进行对话。
以开放之姿架设文化交流桥梁,紧扣“生态风”“文化味”“国际范”,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办会体系,邀世界宾朋共赏“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绝世风华。
上世纪80年代,长江邮轮的汽笛声吹响了城陵矶港的“国际梦”。首批境外游客拾级而上,在岳阳楼凭栏远眺洞庭烟波时,湖南入境旅游的第一页传奇就此书写。
四十多年后,城陵矶港全面启动总投资2200万元的客运码头提质及周边环境整修项目,涵盖硬件设施升级与景观优化两大核心。今年4月16日,长江五星级游轮“世纪传奇号”泊入城陵矶港,来自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及中国台湾的360名游客在这里一同开启一场穿越时光的文化邂逅。
提质升级的城陵矶新港区和火爆的长江游轮航线,都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新生。岳阳正以“黄金港口+文化地标+生态秘境”的独特范式,向世界讲述新时代的“岳阳故事”,传达文明互鉴的“天下岳阳”。
在此次大会中,岳阳精心组织“2025世界旅游联盟·洞庭对话”,同步举办湖南省入境旅游推进会,构建起联通世界的文旅对话新机制,开启文旅出海新航道。
文旅产业既是扎根民生沃土的绿树,也是绽放幸福乐章的红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经济形态。
三年来,湖南以旅发大会为契机,系统破解景区内外“两张皮”、景区城区“两重天”、城内城外“两世界”的发展瓶颈,精心绘制“移步换景、全域皆景”的文旅新图景。
以人民幸福为坐标,以美好生活为导向,在山水之间书写民生答卷。这是文旅为民的深刻使命。
岳阳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重点对城区20条主要道路、背街小巷和“一湖两岸”沿线周边风貌进行提质改造,一批“老破小”区域得到根本整治。精心打造4个夜市街区、6条特色街巷、3个特色街区,满足群众个性化消费需求,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丰富新型业态,燃旺城市烟火气。
5月24日晚,岳阳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开街。共修缮59栋历史建筑与118栋传统风貌建筑,引入73家文创雅集、非遗工坊、沉浸演艺等特色业态,构建起“一景一画、一店一韵、一巷一忆”的全链条消费场景。
洞庭南路化身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休闲街区,带动周边居民就业创业,让老街坊们搭上了“文旅致富”的快车。
当游客在岳阳楼感悟“先忧后乐”的人文精神,当村民在乡村旅游中收获致富笑容,当市民在城市更新中重拾文化记忆,文旅“融合命题”的发展初心便在这点点滴滴的民生温度中得以彰显。
七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岳阳考察,勉励“守护好一江碧水”,为巴陵大地播撒下绿色发展的种子。
七年奋进,当夕阳为洞庭湖披上金纱,生态与文旅在此完美相融,奏响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岳”章。
江豚逐浪的欢腾、候鸟翩跹的舞姿、麋鹿优雅地漫步、熊猫憨态的萌趣,一幅幅生态画卷将自然的“高颜值”成功转化为发展的“高价值”。
长江江豚湾。彭正阳 摄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指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如何将灵秀山水与厚重人文淬炼成旅游业常青的“金字招牌”?岳阳正在破题。
以《岳阳楼记》为蓝本,打造沉浸式走读诗境剧场《今上岳阳楼》,突破传统舞台的时空界限,开创了“数字文旅”的盛宴。此外,岳阳楼景区还新开放了“数智岳阳楼”展厅,通过AI数字人等技术还原范仲淹、滕子京等历史人物,重现巴陵古城的胜景。
沉浸式走读诗境剧场《今上岳阳楼》
刚刚焕新开馆的洞庭湖博物馆里,有20多项多媒体互动装置。游客能够与珍稀动物、洞庭湖生态环境做互动游戏,在VR体验区还可以聆听到科技与自然的“协奏曲”。
通过“文化+科技”的创新融合,一系列文旅资源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产业势能。这些文旅新业态,就是加速将文旅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催化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洞庭湖博物馆
眼下,岳阳以承办此次省旅发大会为契机,强力释放“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抢抓“节会经济”的风口。激活千年古城的文脉基因,实现从“景点旅游”向“全域经济”的跨越转型,构建起“一业兴,百业旺”的共富生态。
“三湘四水,相约湖南”的邀约响彻四方,“大美江湖,天下岳阳”的宣言掷地有声。这十六个字不单是本次旅发大会的嘹亮号角,更是岳阳这座千年古城向世界发出的时代强音。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