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助残先进个人 | 郑振明:毕生都做助残人

陈丽丹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26 11:40:02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丽丹

【荣誉档案】

郑振明,男,汉族,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祁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近五年连续获祁阳市委、市政府嘉奖,2022年荣立三等功,被评为“祁阳市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优秀干部”。今年5月,获评第七次“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郑振明

【助残故事】

“残疾人事业一定要继续推动,久久为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考察湖南时的殷殷嘱托。20余年如一日,郑振明做到了。

2015年,八宝镇内下村视力一级残疾人邓新宇创办了永州瑶岭山泉有限公司,郑振明带着他生产的桶装水到宾馆、食堂等处推销,帮助打开销路。

2018年7月,当地出现5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公司的设备全部报废,损失100多万元。洪水未退,郑振明就乘坐救援冲锋舟赶到邓新宇家,鼓励他克服困难,从头再来。

清洗厂房、购置设备……不到一个月,公司重新生产,销售额和利润以年均20%的速度逐年增加。

2024年,郑振明帮公司成功申报永州市残疾人就业基地。目前公司安置残疾职工33名,桶装纯净水销往本市及周边冷水滩、零陵、祁东、衡阳等地,销售额已突破1400余万元,创利200余万元。

十年来,对邓新宇公司持续的关注与帮扶,只是郑振明助残扶残的一个缩影。他坦言,“助残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我毕生的事业。”

1岁时郑振明因火灾造成右掌缺失致三级残疾,但他志存高远,从海伦·凯勒、张海迪的故事中汲取成长的精神力量。2004年,郑振明调任祁阳残联副理事长,开启了他的扶残助残事业。

从田间地头到医院社区,从企业车间到残疾人家……郑振明始终在为残疾人奔走。扶残助残路上,他一手抓工作落实,一手开辟提升残疾人民生福祉的新路径。

2012年,他在全省率先实施所有持证残疾人由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医保,减免住院挂号费等医疗保障措施。

2015年,他在全省率先协调将残疾人证办理窗口由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迁移至鉴定医院,切实解决重度残疾人办证难问题。

他借省级残疾人康复综合改革试点县东风,创新实施“四个全覆盖,四个必到人”,年精准康复8000余人,其中儿童康复训练320余人。

他领导合力打好“康复+培训+就业(创业)”扶残就业创业组合拳,联合财政、人社、乡村振兴等部门及时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关爱服务行动,近五年累计帮扶200余名残疾人创业……

“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作为一名自身残疾的基层残联领导干部,郑振明始终站稳残疾人立场,“残疾人的呼声就是我工作的第一信号。”

“现在有残联来帮我,洗澡、洗脸、上卫生间都可以自理了。”南河岭村村民伍锡军是肢体二级残疾人,祁阳市残联通过对他家卫生间“量体裁衣”无障碍改造,让他的生活发生了新变化。

近年来,郑振明领导推行“个性+智能+家改”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模式,对困难家庭逐户进行走访摸底,精准定位各类残疾人需求,五年改造近千户。

助残是一项公益事业,钱从哪里来?为保障残疾人事业经费支出,郑振明组织深入持久开展爱心公益助残一日捐活动,年募集爱心助残资金150余万元,同时协调财政、税务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足额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024年共征缴残保金3100余万元,创全省县市区之最。

目前,全市残疾人医保、社保覆盖率100%,重度残疾人代缴率100%,年资助高中以上阶段残疾人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子女320余人,年发放资助金近60万元,年托养残疾人240人。市残联为206名肢体残疾人发放了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各项惠残政策在祁阳落地见效。

“一切为了残疾人,为了残疾人的一切”,这是一名残联干部的为民情怀,也是政治责任。从“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优秀干部”到“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郑振明将继续践行“毕生都做助残人”的铮铮誓言!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