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润星城 守正传心——记与刘继刚先生的初逢与启迪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25 11:26:55

文|杨艳群

5月20日,暮色里的长沙,晚风诗意轻柔,裹挟着淡雅的栀子花香。经好友牵线,我得以结识他的忘年故交——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刘继刚先生,开启了这场珍贵的相识之缘。

“今天是520,我刚给夫人发了个红包呢。”刘院长满脸含笑。这场邂逅,恰似宣纸邂逅浓墨,未及挥毫,祥和之气便荡漾开来。这样对家人藏着深情厚意与用心关怀的开场白,让我看到了耀眼艺术光环之外,一位长者对生活的珍视与热爱。

笃学:墨里深耕泽后生

交谈中,刘院长分享着他的日常生活。他几乎每天清晨五点准时起床练习书法,坚持晨练两小时,而后还会花费一小时为全家人准备丰盛的四菜一汤早餐,九点便准时前往书画院进行创作。这份高度的自律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深深触动了我。

他说,文化底蕴乃书法作品的灵韵源泉,唯有不断夯实文化根基,笔下的字才能真正生出神韵、焕发鲜活生命力,所以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学习的态度,在文化研习上投入了大量心力。他望向身旁友人,言语间满是诚挚赞誉,在他眼中,友人以躬身耕耘的坚守诠释企业家的担当,以星火成炬的文化凝聚员工力量,这份全力以赴扎根湖湘的奉献精神,恰似劲松立崖,让他倍感欣慰。而这般经年累月对晚辈毫无保留的真诚鼓励、竭尽所能的倾心相助,我想源自他血脉中奔涌的家国情怀,为社会发展倾付所有的滚烫担当。

墨韵:挥毫落纸见乾坤

当刘院长铺展四尺宣纸,提笔书写“守正厚重”四字时,我得以近距离领略艺术家的匠心独运。他凝眸沉思,反复酝酿,而后方落墨挥毫。收笔后,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守正’,不是墨守成规,是守住本心的刻度。‘厚重’,你看这宣纸吸墨的样子——墨色透纸三分,绝不是浮于表面的艳丽。做人、写字、做学问,都得有这份‘透纸性’,扎得深、沉得住,经得住时间推敲。”

稍作休憩,他又展卷重书《沁园春·长沙》。从“独立寒秋”到“浪遏飞舟”,墨韵流转,一气呵成。朋友圈友人赋诗赞叹:“丈幅云烟叱电生,崩雷骤雨走龙鲸。素娥展卷凝霜腕,赤甲挥毫裂石声。笔底风涛吞五岳,袖中虹气贯三京。墨池忽见毛公笑,万仞苍崖旭草名。”尤为令人感动的是,为不耽误我下午上班,刘院长特意利用午间间隙创作,直至午后一点才匆匆用餐。这份无微不至的体恤,宛如清甜山泉,缓缓流淌在心间,泛起阵阵暖意。

笔耘 :锦言慧语润心程

以台为田,以笔为锄,他日复一日深耕于书法天地,将岁月沉淀为横竖撇捺间的精神气象。挥毫时,笔下既有《卜算子·咏梅》的飘逸灵动,亦含《将进酒》的慷慨激昂;赠予青年“九万里风鹏正举”力透纸背,更将“做人得做个让人舒适踏实的人”的箴言,化作春风化雨般的教诲。而赠我的“心宽如海,百福皆来。事事看淡,内心安然”十六字,字字如珠,蕴含着穿透岁月的人生智慧,当尘世纷扰遮蔽前路,这些文字将如夜航灯塔,指引灵魂驶向安宁彼岸,让生命在豁达与从容中,绽放出本真的光华。

他书写的经典诗词,同样是启迪心灵的瑰宝。“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气魄,让我在面对困难时将不再退缩,勇敢迎难而上;“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乐观,教会我以平和心态坦然看待得失;“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绵绵深情,让我懂得珍惜身边的美好情感。每一幅作品,都似无声良师,以墨香为引,悄然传递力量,滋养精神原野。

艺魄:素笺上的报国心

在书法艺术的漫漫征途中,刘院长仿若一位虔诚的行者,对《毛泽东诗词》的书写情有独钟。在他看来,毛体书法绝非简单的笔墨呈现,而是如激昂的战鼓,声声催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国人不屈的脊梁与坚韧的精神气质。在他心中,书法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寄托。

“笔墨就是中国递给世界的名片。”秉持着这样的文化传播理念,刘院长积极投身于中外文化交流。他为日本前首相之子书写《忆秦娥·娄山关》,力求通过笔墨传达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壮烈情怀,在他眼中,这不仅是一幅书法作品的创作,更是一次文化的输出,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深厚底蕴的窗口。同样,他向意大利友人赠送《沁园春·长沙》时,精心布局谋篇,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希望以翰墨为纽带,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他坚信,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跨越国界的魅力,能够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让世界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

浸润:墨香永伴人生路

与刘院长的相遇宛如清风拂过心间,那股沁人的清凉里,满是长者的善意与智慧,至今想来,仍让我心怀感激与敬重。从挥毫泼墨时的专注风骨,到待人接物间的谦和气度,他的一言一行皆是鲜活的范本,如同一盏明灯,牵引着我们在人生长途中步履不停,于曲折处寻得前行的勇气,在平淡里守住赤诚的初心。

这位于翰墨天地间矢志求索的艺术行者,本身便是一幅气韵生动的水墨长卷:半卷浸染着怀素笔下“飘风骤雨惊飒飒”的狂放神韵,将千年书法的灵韵一脉相承;半卷勾勒着毛主席词中“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阔气象,让时代精神在笔墨间生生不息。每一道墨痕都是岁月的注脚,每一次运笔皆为灵魂的吟唱,这份交织着艺术与哲思的馈赠,如星辰照亮长夜,指引我们循着墨香的轨迹,拨开纷扰,叩问本心,在喧嚣尘世中守护精神的原乡。

责编:蔡矜宜

一审:蔡矜宜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