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斯涵 湖南日报 2025-05-24 22:59:50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初夏的长沙,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骄阳下闪耀光芒。5月24日,“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启动式暨常态化学雷锋专题研讨活动在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共同探索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实践路径。
听先锋故事,赴“雷锋路”上思政之约
报告会上,时代楷模、大连海事大学二级教授曲建武结合自身的教育工作经历和辅导员工作感悟,阐释“为什么要当一名辅导员”“怎么当好一名辅导员”的时代命题,通过一张张温馨感人的照片、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书信、一次次不远万里的家访、一段段感人肺腑的帮扶故事,深入细致地介绍了为学生解疑释惑、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他认为,教育工作者要用心用情,以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让雷锋精神在青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政委、雷锋班第11任班长宋若波则讲述他40多年来学雷锋、做雷锋、讲雷锋的体会和感受。讲座中,他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再现了雷锋日记,重温了雷锋经典语录,诠释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以及传承雷锋精神的重要性,同时号召广大青年向雷锋学习,从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传承好雷锋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还同步发布了“重走雷锋路(湖南线)”研学线路实景移动思政课(相关链接:“重走雷锋路”,等你来打卡!)。该课程依托湖南日报社新湖南客户端,借助数字化技术,对雷锋的足迹进行了全景式还原,将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便捷可及的“移动思政课堂”。
以雷锋的成长轨迹和感人故事为线索脉络,该思政课设置了六大板块课程,分别是雷锋故居、长沙市雷锋学校(荷叶坝完全小学)、团山湖村、长沙职院雷锋精神职业教育实践基地、湖南雷锋纪念馆、学雷锋六十周年专题展。学员学习视频并完成答题计1学时,完成所有教学视频学习共8学时,可获得湖南线学习成果认定证书,凭此证书可兑换0.5学分。
依托雷锋精神,打造思政协同新局面
“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呈现出多维度的实践价值,它是跨越时代的育人瑰宝,尤其是其‘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与职业教育‘工匠精神’高度契合,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精神坐标。”长沙市政协副主席、长沙中华职教社主任李舜建议,学校应深挖雷锋精神与时代需求的契合点,将其与职业教育的 “工匠精神” 深度融合;构建贯通大中小学的思政课程体系,让雷锋故事 “活起来”、思政课堂 “潮起来”;以共同体为纽带,培育兼具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的 “雷锋式职业人”,为中国式现代化输送人才动能。
作为全国雷锋精神职业教育联盟的牵头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祝磊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深入推进雷锋精神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 “大思政” 格局。他呼吁共同体成员单位要共筑育人 “大课堂”、共育时代 “新雷锋”、共绘协同 “同心圆”,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育人实践中持续闪耀光芒。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湖南坚持守正创新,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布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湖南宣言,以及湖南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红色资源育人倡议。
“我省还建设了一批教育部推荐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示范课程,打造了‘我的韶山行’‘岳麓书院’‘第一师范’‘我是接班人’‘奋斗青春号’‘青春学习堂’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大思政课’品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思政教育的创新经验。”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余伟良希望能以“共同体”成立为契机,深化协同育人,构建一体化推进机制,加强湖南与辽宁等地的合作,打造跨省合作样板;要深度挖掘湖南、辽宁两地雷锋文化资源,创建一体化教学体系,利用数字化技术等创新教学方式;建强师资队伍,培育一体化育人队伍,通过培训、研讨等提升教师能力,让教师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