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医教协同!看长沙如何破解青少年心理危机密码

刘镇东   湖南日报   2025-05-22 23:05:11

湖南日报5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底色”,更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5月22日,长沙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医教协同工作推进会暨第六届中学校园心理剧展演在周南中学举行,会议通过典型经验分享、部门协同部署,勾勒出“全链条覆盖、多维度协同、专业化支撑”的长沙心育模式。

多维协同,校地构建全方位心育生态

近年来,长沙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周南中学作为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该校着力构建“大思政引领、大健康护航、大心育协同”育人模式。如依托9个体育模块课程、“本草纲目”校本操、近百场“三大球”联赛及“青春传唱”活动,结合“智慧体育+”数字平台,打造全维度成长支持系统,让运动成为滋养心灵的“天然处方”;建立700平“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开发心理专业与融合课程,构建“预防、预警、干预”三级工作机制,联动四支队伍(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心理委员、校外专家等),打造五大心育品牌活动,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支持的心理健康育人生态。

芙蓉区则以“多方协同”破解心育难题,构建政府统筹、医教协同、校家社联动的全链条心理服务体系。该区建立由分管副区长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与湘雅二医院合作在社区设立全省首个中小学心理咨询门诊,每周为学生预留专家号源,2024年服务学生超200人次;在师资建设上,推行教师ABC三级分层认证,创新“多学科+心理”双轨评课机制,年均开展教师培训70余场,覆盖1.2万人次;针对特殊个案,建立“专人对接、专题会商、专项落实、专业评估”的“四专”医教协同模式。

会议现场还举行了医教融合专家聘任仪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市第九医院等机构的41名专家受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顾问,标志着长沙医教协同机制向纵深推进。

七大举措,打造长沙特色“医教协同”模式

前期预防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关键。为此,长沙市教育局将通过七大举措构建家校社医协同育人机制,全方位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

据长沙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校须严格落实每两周1课时心理健康活动课、每月1课时主题班会课及每年2次专题活动的标准,优化心理辅导室建设并延长服务时间。鼓励探索AI技术赋能心理咨询,提升服务效能。长沙将推进市、区两级医疗机构与学校深度合作,组织教师进医院跟岗学习,邀请精神科专家入校开展科普讲座及危机干预,完善学生心理危机转介诊疗及休复学评估流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医教协同”模式。

市教科院将联合多学科优化家庭教育课程资源,依托名师工作室和家长学校提升家校共育能力。各校需在考前、家长会后等关键节点加强指导,并对心理健康筛查重点学生开展全员家访,通过专题培训提升教师沟通技巧,确保关爱措施精准落地。作为全国体卫艺工作先进典型,长沙将持续深化“班级三大球联赛”“阳光体育大课间”等品牌活动,通过体育运动帮助学生舒缓压力、增强体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活动深度融合。

针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季,各校需开展考前心理讲座、运动拓展等活动,重点关注焦虑情绪严重、家庭支持薄弱的学生群体。同时,科学设计暑假作业,强化实践性与成长性,助力学生假期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是一项人心育人的长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未来,长沙市将继续深化医教协同机制,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责编:刘镇东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