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2 21:00:44
邓欣桐 万丽君
今年5月22日,正值“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四周年,线上线下的思念与缅怀之意,绵延悠长。
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帮助亿万人解决温饱,让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吴孟超院士从医70余年,成功救治1.6万余名患者,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他们用一生的奋斗、坚守和奉献,诠释了国士的担当。
如今,四载春秋已过,人们对于两位国士的追思与敬意从未淡去。网络上,有人向袁隆平院士报告水稻种植情况;有人写下情真意切的“词三首”礼赞院士风骨;媒体将《稻子熟了,妈妈》家书、吴孟超参加《朗读者》节目等视频片段重现,让人们重温两位院士的质朴情怀……这些不约而同的举动,承载着大家最崇高的敬意、最真挚的缅怀。
国士虽去,精神未远。仍可见,袁隆平团队向着“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的目标不懈奋斗,持续推动杂交水稻高产化、优质化;许多青年医生仍以吴孟超院士为榜样,秉持其“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的仁心风骨,延续其“一刀为苍生”的赤诚医德。
我们缅怀“双星”,致敬他们的卓越功勋,更要传承他们的精神。于缅怀与追思中领悟“追梦”与“奋斗”的价值,锚定自己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价值坐标,才能真正不负时代、不负先辈。
(作者分别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2022级学生、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责编:万丽君
一审:万丽君
二审:易博文
三审:王礼生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