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一个“虫咬包”!严重可致败血症,儿童虫咬皮炎接诊量翻倍

    2025-05-22 16:09:25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2日讯(记者 王璐 通讯员 王宋明 廖威)5月进入蚊虫叮咬高发季,儿童因虫咬就诊的病例持续攀升。记者从湖南省儿童医院获悉,自5月以来,该院皮肤科接诊量显著上升,其中因蚊虫叮咬引发皮肤问题的儿童数量较平时翻了2至3倍。不少患儿仅被叮咬一次,就出现面部或四肢严重肿胀、瘙痒难忍,甚至合并发热、感染住院治疗。医生提醒:虫咬虽小,若处理不当,严重者可能引发脓肿、败血症等并发症,家长需高度警惕,掌握科学防护和就医时机。

睡梦中被“叮”了一口,男孩肿成“馒头脸”

9岁的洋洋(化名)来自湖南娄底。5月中旬,他在睡梦中感觉脸颊一阵刺痛,迷迷糊糊地拍了一下就又睡过去。第二天一早,右脸明显红肿、刺痛不止,到了晚上,全脸肿胀加重,眼睛也被肿胀的眼皮挤成了一条缝,还出现了全身红疹和发烧。当地医院治疗无效后,家人连夜将他送到湖南省儿童医院。

“孩子来的时候,整张脸都肿了,尤其是右侧,眼睛都睁不开。”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唐金玲介绍,洋洋被诊断为“虫咬性皮炎并感染”“血管神经性水肿”,是典型的过敏反应加继发感染所致。所幸治疗及时,目前病情已明显好转,即将出院。

虫咬皮炎高发在5-8月,严重可引发感染甚至败血症

“虫咬性皮炎”,又称丘疹性荨麻疹,是由蚊虫叮咬后释放毒素及虫体蛋白,诱发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常见于儿童,发病最高峰集中在每年5月至8月。

唐金玲介绍,不同昆虫叮咬加上个体反应性差异,导致皮肤表现多种多样。皮疹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分布呈群集或零散状态,常不对称、无规律,因为虫子爬行和叮咬行为本身就极为随机。部分皮疹中央可见叮咬形成的小“眼”,顶端伴有小水疱,严重者甚至形成隆起的水疱或大疱。

“有的家长说没看到虫子,其实这很正常。”她解释,很多虫体活动隐蔽,叮咬时无明显感觉,皮疹可能在几小时甚至几天后才出现。一些孩子症状较轻,仅有风团、丘疹、瘙痒;但重者可出现剧烈瘙痒、红肿迅速加剧、水疱破溃甚至渗出、感染,若反复搔抓还可能形成色素沉着、结痂,甚至引发局部淋巴管炎或更严重感染。

“如果不及时干预,局部组织坏死、形成脓肿,严重者可能发展成败血症。”

蚊虫咬别拖延,三类情况及时就医

医生提醒,轻微的“虫咬包”可在家处理,如仅有轻微红肿瘙痒,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或抗过敏药膏;若出现水泡,应及时外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一旦判断不清或病情进展迅速,应尽快前往医院处理。

家长应重点关注以下三类情况,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

•局部肿胀迅速扩大,尤其是眼睑、手足等部位肿胀影响日常活动;

•伴有发热、红斑、硬结、剧烈瘙痒或抓破出血;

•出现渗出、水泡、溃烂或疑似继发感染。

日常预防措施同样重要:

•避免孩子在花草丛中久留,外出时穿浅色长衣裤,尤其建议穿宽松束脚的“灯笼裤”以防虫附着;

•居家安装纱窗、使用蚊帐或电蚊拍,保持室内通风、干燥、整洁;

•勤换衣物、暴晒床品,必要时可煮沸消毒,预防螨虫滋生;

•使用防蚊液或花露水,但注意避免接触眼口,过敏体质儿童使用前建议局部试用。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张丽

三审:谢峰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