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术济世:一位胃肠外科医生的生命守护——访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胃外科二区病区主任 赵玉国

  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2025-05-22 14:46:36

本报记者 梁湘茂 通讯员 吴蕾 王卉

每天清晨6点多,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向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时,该院胃肠外科胃外科二区(胃肿瘤、结肠肿瘤)病区的走廊已响起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一位身着整洁白大褂的医者准时出现,他中等身材,步伐稳健,一双眼睛透着温和而专注的光芒,先查看病历,再逐一查看住院病人,不时打电话向主管医生交代工作细节,接下来就是会诊、施术、课题研究……这,便是病区主任、主任医师赵玉国,一位用精湛医术和仁爱之心守护患者生命的医者。

赵玉国的办公室简朴而充实,书桌上整齐排列着《外科学》《磁外科临床实践》等专业书籍。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他,现任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胃外科二区(胃肿瘤、结肠肿瘤)病区主任,同时担任湖南省胃肠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等10余项重要学术职务。擅长腹腔镜胃肠癌根治、减重手术及各种腹壁、疝的微创治疗。

尽管头衔众多,但在赵玉国心中,“医生”这个称呼始终是最珍贵的身份象征。

“永远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翻开厚厚的病例,总有格外令人感动的篇章。2020年,时年62岁的永州蓝山患者田石佑(化名)因上腹部隐隐作痛、体重减轻,找到了赵玉国。经过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田石佑被确诊罹患胃体癌(中期)。

老人面色苍白,双手紧紧按着上腹部,这一情景非常清晰地烙印在赵玉国的记忆中。令人揪心的是,田石佑和家属因经济困难一度拒绝手术。

“我们反复解释手术的必要性,但老人异常坚决地要求出院。”赵玉国回忆道,声音中仍带着当时的焦急。然而就在当晚,田石佑突然呕血800毫升,血压骤降,生命危在旦夕。经过紧急抢救,田石佑终于转危为安。

次日清晨,在ICU重症监护室,田石佑老人紧紧拉着赵玉国的手,道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秘密:他和老伴生育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外嫁,勉强生活;另一个女儿“招郎”,没有儿子,这些年他悄悄存下10万元养老钱,不仅女儿们不知道,连日夜陪伴的老伴也不知道。原本,他是想留给自己和老伴安度晚年,如今决定全部用来治病。

“赵医生,这些钱……够不够?”老人颤抖的声音里,是一个丈夫和父亲最后的挣扎与希望。

面对老人非常凝重的期望,赵玉国沉重地点了点头。

赵玉国带领医疗团队运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田石佑肚子上打了5个洞,仪器伸入,巧手切除8厘米×6厘米的肿瘤病灶,历时3个小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得比较顺利。团队采用当时先进的微创技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将医疗费用严格控制在5万元以内。术后第五天,老人就能下床活动;两周后,他带着感激的笑容出院了。

如今五年过去,这位老人依然健康地生活着。

“有时,病人与医生相遇就是一种缘分,医生应该永远把病人放在第一位,花最少的钱,治好病。”赵玉国动情地说。

“永远把阳光带给患者”

除了擅长腹腔镜胃肠癌根治,赵玉国还擅长减重手术。

在郴州当地,邓氏兄妹的故事被传为佳话。2022年,哥哥邓光鹏(化名)时年44岁,企业员工,身高178厘米,体重却达到惊人的150千克;妹妹邓光琼(化名),41岁,身高163厘米,体重135千克。父母早逝的创伤加上严重的肥胖问题,让这对兄妹长期生活在自卑与孤独中。

“第一次见到邓光鹏时,他从诊室门口走到检查床这短短几米距离,就停下来喘了三次。”赵玉国回忆道,语气中充满同情。经过全面检查,邓光鹏不仅患有严重肥胖,还患有比较严重的心血管病,建议立即转心血管科行冠脉支架手术。邓光鹏不肯做支架手术,在医生的指导下他先吃药保守治疗了3个月。之后的2022年6月,赵玉国带领医疗团队为他实施了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手术中,赵玉国团队在邓光鹏腹部打了4个直径仅0.5-1.0厘米的小孔,通过精巧的操作,将胃的大弯侧完整切除,再通过撑开的肚脐眼将切除组织取出。

术后三个月,邓光鹏的体重就下降了50千克,更令人欣喜的是,他的睡眠呼吸暂停症状逐渐消失。重获新生的邓光鹏立即带着妹妹前来求诊。如今,兄妹俩的体重分别稳定在90千克和80千克左右,不仅身体各项指标慢慢恢复正常,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永远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医学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赵玉国常常这样教导年轻医生,“精湛的医术决定治疗的下限,而真挚的信任决定疗效的上限。”在他的从医生涯中,不少患者带着挂面、玉米、葡萄来看他,还有无数康复患者送来感谢信……

这些温暖的互动,源自赵玉国近20年来始终坚持的“三个极致”准则:接诊时极致的耐心,手术时极致的专注,决策时极致的共情。他要求团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经济状况、家庭支持等全方位因素。

“有时患者拒绝治疗,不是不想活,而是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我们的责任,是帮他们找到希望,才能对得起这一份份沉甸甸的信任。”赵玉国说。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在这个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赵玉国始终坚信:再先进的手术设备,也需要用仁心温暖;再复杂的病例,都值得用真诚对待。正是这份信念,让他在无影灯下,在手术台前,仁术济世,继续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守护生命的动人故事……

责编:洪学智

一审:洪学智

二审:张丽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