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层、B1M层、G层、LG层、UG层、L1层……商场楼层绕晕顾客,专家建议命名本土化

  三湘都市报   2025-05-21 17:35:29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叶竹

“我没找到UG层,朋友说可以停车,确定吗?B1M也能停车么?我们想吃点小吃,然后逛逛,去G层还是B1?”5月19日,长沙市民冯女士从河东开车来到河西的步步高梅溪新天地,因不熟悉停车场和商场楼层,打电话询问该商场客服。“也不只有我一个人搞不清,”她向三湘都市报记者透露,商场指示图介绍“停车场分区”中有UG层,有意思的是,客服最开始也表示“没有UG层”。

其实,在商场或是机场、火车站,楼层标识不仅有数字,还有各式各样的字母:B层、G层、LG层、UG层……这些字母与数字混搭,能把不少人“绕晕”。

5月19日,长沙万象城,消费者在地下停车场直梯处查看楼层标识。(记者 叶竹 摄)

消费者:绕晕的不只有我,还有商场客服

“客服最开始说商场没有UG层,我说指示牌上介绍分区有UG层。她又查一下,确认了有UG层,可以停车,还给了监控室的电话。关于具体停车和商场入口,建议我直接问监控室的工作人员。”

冯女士向三湘都市报记者介绍道,“监控室工作人员告诉我G层6号门的对面有个地下车库,就是UG层,从那里出来的话,走到地面就到了G层大门。”冯女士表示,“如果光看指引图,我肯定绕不清楚,这应该和消费者的方向感没太多关系。商场既然有楼层、位置标识,大家肯定是看指引来走了。”

根据梅溪新天地纵向分布图,楼层从下至上依次为”B2””B1””B1M””G””UG””L1””L2””L3”。“一楼进来是G层,L1层要往上走,去茶颜悦色要往下两层。”“我老是把奈雪记成2楼,然后进来到了L2,发现还要往下走一层。”“为什么有LG和B1,不都是地下第一层的意思吗?”记者注意到,也有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对该商场的楼层标识提出自己的感受和疑问。

在长沙方圆荟,一位大姐逛完商场后在电梯里犹豫,“我要去马路边上,到底是按G层还是1层?”消费者朱女士向记者介绍,“这个商场G层和1层都有马路,都可以停车,不是常客的话,一时间也难捋清楚。”

此外,还有媒体报道,今年“五一”假期,一位游客达到北京大兴机场后,进入打车软件界面,系统自动定位到了“P1停车楼1M夹层”的一处上车点。结果,原本计划打车能早点去酒店休息的游客,光是在停车楼找车就折腾了半天,“司机停车的位置不是一层,而是1M层。”

原来,大兴机场停车楼共分为4层,其中地下B1层是长时间停车区,1层和2层都是普通的计时停车区,而1层与2层之间夹着的1M层才是网约车上车区。该游客对此疑惑不解:“明明1M层看上去跟其他楼层也没啥区别,为什么这层非要取个这么奇怪的名字?不能直接把这层叫成2层吗?”

在长沙步步高梅溪新天地,记者发现商场也设置了”B1M”层,位于G层和B1层中间,商场在该层扶梯入口处贴有温馨提示“此层为B1M层(负一层夹层)”。而IFS国金中心则以”P”与数字组合标示停车场,其中包含“P3M”。

5月19日,长沙梅溪新天地地下停车场B1M层挂有商场纵向分布图。(记者 叶竹 摄)

专家:可采用数字与方向对楼层“本土化”命名

在商场或交通枢纽,人们常见以L和F开头的楼层标示,L代表英文的Level,F代表英文Floor,这两个单词都是“楼层”的意思。在使用中可以写作L1、F1或者1F。而B其实就是Basement,也就是“地下室”的意思,在使用中,地下一层可以写作B1或者B1F。

不过,一些商场也会采用LG来表示地下楼层,LG的全称是Lower Ground,意思是“低于地面的楼层”。其中。LG1就是地下一层,LG2就是地下二层。G层即Ground floor,通常指的是地面层,UG的全称是Upper Ground,代表地上楼层。不同于LG,UG的后面一般不跟数字。P的全称是Park,意思是停车场,M是英文单词Mezzanine(夹层)的缩写。

既然UG和G都代表地面楼层,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商场里呢?原因是英式与美式命名系统的混用导致。英式系统将”G”视为地面层,上一层为1楼。那么”G”就是一楼,L1表示的是二楼,UG等同于L1。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助理教授张光曾参与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后湖当代建筑文化中心等建筑创作。他认为,以上的命名乱象反映了当前公共建筑“国际化楼层命名”与中国公众认知之间的核心冲突。

“大众会从对比参照物或者从视觉直观来看,和室外大马路同一平面的就是地面层。但实际上从一栋建筑整体而言,UG层和G层可能对应不同高度的地面层。”张光向三湘都市报记者介绍,“为了更精准地提示楼层,指示图既导视系统,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更加国际化,另一方面也是服从建筑物整体设计,会采用上述缩写字母加数字来命名。这样的方式是为对接英美体系,但确实也存在容易让人感到困惑的局面,在国内还有些‘水土不服’。”

国内目前尚未看到有针对楼层命名的相关规范或指南,张光建议,“本土化”楼层命名更直观,采用统一数字命名法是最合适的策略,既符合中国公众认知习惯,也适用于中英文双语环境下的导视系统开发,是一种真正“国际通行+本地适配”的命名路径。如“1F(一楼)、2F(二楼)、RF(屋顶层)、B1(地下一层)、B2(地下二层)”的命名方式就更直接明了,如果商场或交通枢纽比较大,可以加‘东’‘南’‘西’‘北’来标注,比如“北2F(北二层)”“南B1(南负一层)”“东B2(东负二层)”。

责编:叶竹

一审:叶竹

二审:朱蓉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