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益求精 护佑生命——访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内镜中心主任刘汉雄

    2025-05-21 11:06:59

大众卫生报记者 梁湘茂 通讯员 吴蕾 王卉

2025年5月14日,福城郴州。

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这里,记者见到了该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内镜中心主任刘汉雄。

刘汉雄身材挺拔,眼神温和,言谈间透着医者特有的亲和力。他笑着告诉记者:“做内镜手术,既要有绣花般的精细,又要有运动员般的敏捷。”

刘汉雄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科普人文协作组成员湖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专委会委员。长消化内科疑难、危重病人及消化道早癌的诊治,精于消化内镜下各种操作:精查胃镜、内镜下止血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套扎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息肉切除术、EMRESDPOEMERCP消化道狭窄切开及各种支架植入、内镜下内痔治疗术、经内镜逆行阑尾治疗术(ERAT各种复杂消化内镜下手术。

“镜”为刃,寻找隐匿的“健康杀手”

消化道癌主要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十二指肠癌等,消化道癌约占所有全身癌症疾病30%消化道癌治愈的关键就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治愈率是非常高的,但是消化道早癌早期症状很轻微比较难以发现,”刘汉雄说,“通过内镜,消化道的早期病灶往往表现为微微发红、发白、微隆起、微凹陷等不同征像,我们都能精准识别是否是消化道早癌,而这需要医生拥有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才能科学识别。”

他补充说,内镜以前是检查和诊断的一种工具,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变成了治疗工具,大部分消化道早癌可以通过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达到治愈性切除,真正实现以“镜”为刃。现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内镜中心每年发现消化道早癌200余例,早癌例数占所有消化道癌的比例达到了25%左右,这种早癌发现率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达到了第一梯队水平,每年的ESD及衍生技术400余台,在全省也是排在前列。

2024年10月,郴州市76岁的黄先生因上腹不适就诊,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降段有一直径约10豪的扁平病变,病理活检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癌)。传统手术需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大部分胃、十二指肠和部分胰腺。刘汉雄团队采用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精细巧妙地治愈性切除,仅用1小时便完整切除了肿瘤,患者术后2天即可进食,5天后出院,随访至今无复发。

挑战“不可能”:12厘米巨大直肠肿瘤的超级微创之战

刘医生的技术真是高明,让我重拾了健康与尊严。近日,68岁的患者刘小凤(化名)给刘汉雄发来短信,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刘小凤直肠-肛管处长了一个10厘米×12厘米的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瘤,肿瘤肛侧边缘已突破齿状线,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癌)。传统外科手术需切除直肠肛门,刘小凤通过腹壁的人造肛门终生携带造瘘袋生活。

刘小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外科手术风险极高,但她和家属强烈希望保留肛门功能。”刘汉雄回忆道。经过多学科讨论,他决定迎难而上,采用ESD+隧道技术,在狭小的肛管空间内完成高难度剥离精益求精,就像削苹果一样一片片地剜下病灶黏膜。手术持续3小时,最终肿瘤被完整切除,肛门功能完好保留。患者住院4天即出院,至今恢复良好。

预防胜于治疗:科学管理消化道健康

谈到如何预防消化系统疾病,刘汉雄强调了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消化道与外界直接相连,饮食是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他建议,“管住嘴、迈开腿,好心情,早筛查”。

为此,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定时定量进食,保持心理健康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未来展望:内镜机器人的崛起

作为郴州市消化内镜专委会副主委,刘汉雄认为,未来十年,内镜机器人和人工智能(AI)将成为最值得关注的方向。

从政府层面,他呼吁加大对基层医院内镜设备和技术的扶持力度。

“目前,郴州市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中心落户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而湘南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我们需要通过规范化培训、定期的学术会议、检查督促提高和远程会诊等措施促进消化内镜规范化、标准化操作,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高水平的诊疗服务。刘汉雄如是说。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