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10:57:50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1日讯(通讯员 谢丽芳 彭学敏)近日,永州市蓝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团队成功完成县域首例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为一名75岁高危动脉瘤患者拆除“脑内炸弹”。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填补了区域医疗空白,更标志着基层医院在复杂脑血管病诊疗领域实现跨越式突破。
七旬老人脑内藏“雷”
微创技术显身手
家住蓝山的王奶奶因头晕头痛入院,经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其右侧颈内动脉交通动脉段存在一枚6.0×7.9毫米的不规则动脉瘤,瘤颈宽达4.9毫米,如同随时可能爆炸的“不定时炸弹”。“传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对这种宽颈、不规则的动脉瘤手术操作难度大,且复发率较高。”神经内科主任黄毅介绍,经团队评估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技术。
手术邀请了湖南省人民医院神经血管介入领域的专家张欢教授进行技术指导,黄毅主任带领神经介入团队术中精准释放4.5厘米×20厘米密网支架覆盖瘤颈,并辅助弹簧圈栓塞。手术仅耗时1小时即顺利完成。术后造影显示,动脉瘤内血流冲击明显减弱,载瘤动脉血流通畅。“这种技术就像给动脉瘤修了一道‘防护墙’,让血流改道的同时促进瘤体自愈。”参与手术的彭学敏主治医师解释道。
国产创新器械赋能
基层医疗提质升级
此次使用的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端医疗器械,其高密度网孔设计可显著改变血流动力学,相比传统术式具有三大突破:一是从“填炸弹”转向“改航道”,通过重塑载瘤动脉实现血管重建;二是简化操作流程,手术时间缩短近30-50分钟;三是适应症更广,尤其适合复杂形态动脉瘤。“国产器械的成熟应用,让基层患者以更低成本享受到国际水准的治疗。”神经内科引进专家蒋兴家教授评价道。
蓝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2009年,是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同时也是湘雅医院神经内科联盟单位。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9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6人、副主任护师2人,编制床位56张。团队中多人曾赴三甲医院进修深造,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该科室率先在全市开展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术,积极推进卒中筛查和脑血管病早期康复治疗。同时,熟练开展经股/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以及颅内外血管球囊扩张+支架成型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等神经血管介入手术。此外,科室还配备肌电图、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神经心理评估等完善的检查项目,为患者提供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
作为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蓝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近年来持续加码学科建设,不仅实现7×24小时神经急诊全覆盖,更通过“名医带教+技术引进”模式,先后开展颅内动脉取栓术、颅内外血管球囊扩张+支架成型术,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栓塞术等多项高难度手术。此次密网支架技术的成功落地,正是该院“大病不出县”攻坚行动的缩影。
医院党委书记成章林指出,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技术的突破是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未来将以重点专科为引领、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大国产创新医疗技术临床转化支持,深化与上级医院专科联盟建设,通过“技术下沉+人才上培”筑牢基层医疗网底,让蓝山及周边县域脑血管病患者在家门口享高水平诊疗。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