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联 2025-05-21 10:39:53

在水之湄,书岸观澜——读万辉华的散文随笔集《在水之湄》
文|彭定华

岳阳作家的新书《在水之湄》是一部散文随笔集,包括山水寻芳、俯仰之间、书香诱人、观影有悟、名士风流五辑,作品中既有细腻的风景书写和记忆深处的往事钩沉,又有读书感悟和识人智慧,多者合一,如伊人在湄,久久在心灵栖居。《在水之湄》的书名取自其中一篇游记,这个题目颇有意蕴,似表明万辉华整个创作精神姿态——站在水边,既脚踏实地,又面向辽阔;既安于当下,又怀想远方。生活气息和书卷意味并存。
在“山水寻芳”这一辑中,万辉华注重多元元素的融合,描绘景物的同时,善于多角度进行拓展,视野开阔,和人文、历史、信仰、科学等糅合在一起,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和方式,加上独特的个人体验和隽永精炼、明快晓畅的语言,赋予景物神韵与诗意。如《在水之湄》的“慈氏塔,洞庭湖的守望神”这部分中,作者写道“它是风雨无法摧垮的硬汉,也曾有过伤心与掉泪。当血吸虫泛滥的时候,当洪水肆虐的时候,当兵荒马乱的时候,它也如屈原一样哀生民之多艰。”还有对寡妇矶、文庙和木屋的描述,都是寥寥数语,纸短情长,道出了丰厚的意蕴。再如《洪江的前世今生》中,“在洪江古镇徘徊,你最能想到的是戴望舒的诗《雨巷》。若是杏花春雨的四月,你定会遇上打着花伞的靓女,不,是打着油纸伞的女郎,从烟管里月份牌上走下来,高跟鞋会敲打青石板,和着的滴滴答答的屋檐水,重现昔日的华丽与传奇。”还如《凤凰:记忆或遗忘的影像》中写到南长城,“这里曾发生了苗民起义与杀戮的血腥事件,这里的宁静不语,只不过是现时代的和谐与稳定的写照,但是,这是一段历史的活物,不该视它为放大了的图腾与饰物”等等。可以看出,作者写景不是停留在自然景观的静止画面,而是用心灵去倾听、去感悟,把风景当成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活物,从多方面进行深层的描述,人文思想深邃。
在“俯仰之间”这一辑里,是关于往事的回忆,包括《城陵矶忆往》《俯仰之间》《人兽之间》等篇目,万辉华以细腻的笔触打捞记忆碎片,娓娓道来,语言朴实亲切,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让旧日时光重新变得鲜活起来。如《城陵矶忆往》回忆了铁路·邮局·书店、江边渔火、水边小景等,既有对温馨过往的留恋,也有对时代发展的欣喜。在《岳纸忆旧》中,作者深情回忆了自己在岳阳造纸厂工作的经历、芦苇加工成纸的经过,情感自然流露“置身于巨大的纸机与飞腾的纸张前,我隐隐地闻到了苇子的清香与松木的油脂香,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纸的前身活在莽莽群山与青葱湖洲上,那可是一个如实如梦的世界。”这些描写贴切而生动,能把读者带入情境中,产生共鸣。阅读《追忆我们的青春年华》《我与岳麓书社的书缘》等文章,会进一步体会到,万辉华的回忆散文没有泛滥的抒情,而是以克制的笔调,让情感自然流淌。
万辉华创作的散文多,佳作不少,书评更出众。他退休前在报社工作多年,曾鼓励、扶持过不少文学爱好者,为繁荣岳阳的文艺作出了很大贡献。他本人一贯坚持学习和创作,撰写了大量书评,积极推介本土作家和作品,得到一致好评。文创和文评有密切联系,好作品不易,当好评者更不易,除了要有热心奉献精神,还要有扎实的评论功力,万辉华二者兼具。著作的第三辑“书香诱人”占据了全书近半篇幅。作为岳阳知名的“六书人”,他的书评写作早已自成一家。他评岳阳本土作家的作品,实话实说,严谨细致,不是简单的吹捧或吹毛求疵,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既紧扣作品艺术特色和思想价值,也有对当下社会的深度观察和思考。他的评论范围广泛,涉及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等,足见他知识面广博。他评过的作家很多,有张步真、张阳球、孟大鸣、李望生等,可见他为人热心真诚。
一个人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不容易,能把这件事做成功更不容易。与书相伴的人生是充实的,是快乐的,是令人羡慕的。万辉华深爱文学,后两辑“观影有感”和“名士风流”也可证实。由于执着追求,他也取得了不少成绩,有多篇作品获湖南省作家协会、记者协会、评论家协会、广播电视剧优秀作品奖。手捧《在水之湄》如书岸观澜,漫游其中,细细品味,不觉间,眼前铺展一幅风景画卷,弥漫着一股诱人的书香。不由得为刚过六旬的“六书人”点赞!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