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星源教育集团博雅学校堪称教育的“点金圣手”丨湖南日报要闻

  湖南日报   2025-05-21 07:25:42




对于学生,是“学得好”的成长乐园;对于家长,是“信得过”的金字招牌;对于业界,是“立得住”的典范样本——

吴雅敏 唐可为

5月的衡山县星源教育集团博雅学校(以下简称“博雅学校”)生机盎然,校园里随处可见络绎不绝前来参观考察的学生家长,啧啧称赞,处处可见。

衡山县星源教育集团博雅学校校门

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博雅学校始建于1999年,26年来持续创造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育人奇迹,成为当之无愧的教育“点金圣手”。

每一所备受瞩目的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密码,也有许多精彩值得喝彩。博雅学校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育人智慧? 

“化璞为玉”的成长“炼金术”

“我们把周边小学‘打卡’了个遍,最终全家被博雅‘圈粉’!”六(3)班学生赵东慧的择校经历,道出了无数家庭的心声。

校园环境宜教、宜学、宜居

为何能成为家长圈的“顶流之选”?“只要是利于师生发展的事,我们都要全力以赴、不惜成本。”该校校长张伶翎的这句“口头禅”揭示了答案。

正是这份虔诚的办学初心和深厚的育人情怀,使该校练就了“创新魔法”。

坚持五育并举,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人至少掌握一项艺术特长

衡山县是外出务工大县,留守儿童多。该校率先在全县推行小学阶段寄宿制,打造精品寄宿教育品牌。校园布局独具匠心,教室与学生宿舍仅一廊之隔,实现学习与生活“一步到位”,安全性和便利性成为衡阳市“独一份”;硬件设施“出新出彩”,现代化教室、舒适宿舍、标准食堂“全配齐”,各类运动设施、功能室“应有尽有”,数十米“文化长廊”更成为“网红地标”,以“精准定位+极致走心”,为孩子们打造出温馨如家的成长乐园。

“破茧成蝶”的教学“蜕变场”

从“教学新手”蝶变为全县课堂教学能手(衡山县创新课堂教学比赛第一名),博雅学校“95后”青年语文教师周琪欣仅用3年。

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这样的教师成长“加速度”是如何炼成的?

通过与衡山县星源学校深入开展合作办学,加快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办学品牌,显著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该校构建了“造血+输血”培养体系:严把教师“入职关”,实行“高薪留人”,扎实开展“师徒结对”“推门听课”,系统组织“请进来+走出去”培训;创新实施《教学质量提升捆绑式奖励方案》,将教师表现与团队目标深度捆绑,将学情诊断、县级质量检测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加入衡山县星源教育集团,与衡山县星源学校实行办学理念共融、课程体系共建、教育资源共用、教学质量共评,使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情怀呈现“满格”,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不断涌现。

“聚沙成塔”的育人“新境界”

“孩子在博雅,收获的不只是成绩,更是无限可能。”学生康杰的妈妈感慨道。

学校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的排名跃升至第二名

这背后有何“育人大招”?

该校坚持五育并举,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课堂教学突破传统模式,采用“学-题、得-法、明-理、通-类”的递进式小组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设高水平艺术社团,确保每位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艺术特长;通过每日表扬、成长档案等“欣赏教育”,培养学生自信;研发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利用早读、餐前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建立“小初衔接”保障机制,让毕业生优先升入星源中学初中部,全方位唤醒学生潜能。

家长们普遍能感受到博雅学子们“仪表端庄大方、谈吐文雅得体、交往彬彬有礼、秩序井井有条、行为文明规范、为人诚实守信、生活自主自理、身心和谐发展”的特质

正如校长张伶翎所说:“我们既要让孩子享受成长幸福,更要为他们铺就未来之路。”

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发生成长蜕变

这所“点石成金”的“宝藏学校”,用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奇迹不在于生源优劣,而在于能否化平凡为卓越。

(原载于5月21日《湖南日报》第5版)衡山县星源教育集团博雅学校堪称教育的“点金圣手”-----湖南日报数字报刊

责编:吴雅敏

一审:吴雅敏

二审:彭国军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