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斯涵 湖南日报 2025-05-20 22:46:47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刘镇东 图 顾荣 通讯员 刘钊 虢晶 黄懿轩
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青年、深入人心,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5月20日,第二届湖南省高校“青春学习堂”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举行,“青春学习堂”思政资源库正式上线。
据悉,本次大赛于2024年启动,全省110所高校共报送参赛作品2200余件,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在新湖南客户端共发布展示1300余条优秀作品。这场以短视频为载体、以思政教育为核心的创新实践,高光频闪、亮点纷呈。截至目前,本次大赛作品点击量已突破3.6亿。
创新活动形式,诠释“时代新人”担当
“作为首届基层林业特岗生,我怀揣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满腔热情与憧憬,踏入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这里,我深切感受到老一辈林业人的坚韧与执着,也看到了科技日新月异下的林业巨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生谭杜君团队参赛作品《“林”的传承》获大赛特等奖,他们以林业特岗生的视角为切入点,希望通过作品传递林业人的信念和责任担当,传承先辈精神,立足基层,为守护绿水青山、推动中国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大赛给了我们一个用创意表达爱国情怀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创作能力,更加坚定了我们为祖国奉献青春的决心。”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李俊宏学生团队参赛作品《芷江志,赤子心》获大赛特等奖。作品的诞生源于一次震撼心灵的采风。“走进抗日胜利芷江洽降旧址,那些抗战先辈的故事让我们深受触动。我们想用年轻人的方式,把这份赤子之心传承下去。”李俊宏介绍,作品以学生参军报效祖国的故事为核心,通过歌词“以青春作桨驶向远方,为祖国我要变得更强”等,展现当代青年的赤子之心和爱国热忱。
本次大赛以“做时代新人”为主题,全省高校师生踊跃参加,提交了精彩纷呈的作品。有的聚焦“场馆里的思政课堂”,通过社会实践、情景模拟等多元化教学方式,让理论更接地气;有的围绕“讲好身边故事”,从青年视角分享对新时代中国发展道路、制度文化等的理解与感悟;有的以创新方式演绎百年党史中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彰显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这些作品将思政教育与艺术创作有机融合,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让湖湘文化“活”了起来。
深化思政内涵,打造“青春学习堂”IP
“青春学习堂”短视频大赛于2022年启航,经过两届的积累与沉淀,已经成长为湖南思政教育领域的一张亮丽名片,不仅成为展示湖南高校师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重要窗口,更推动了思政教育形式的创新与发展。2025年,大赛被纳入湖南省教育厅工作要点。
“大赛是湖南省高校创新思政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创新举措。”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余伟良表示,大赛不仅是一场创意与才华的比拼,更是一次思想与信仰的淬炼,为广大青年提供了“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广阔舞台,让大家在创作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
为了让“青春学习堂”成为湖湘学子们全方位学习交流的“大平台”,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湖南日报社还联合打造了“青春学习堂”思政资源库。该资源库整合短视频大赛优秀作品、高校优秀思政课资源,包含“场馆里的思政课堂”“音乐思政课”“讲好身边故事”“演绎百年党史”四大类精彩课程,将以平台为基、以创新为翼,构建“多方联动”宣传矩阵,让学习“有料”更“有趣”,让作品“破圈”更“出圈”。
青年是最活跃的创新因子,是最具潜力的发展力量。打造“青春学习堂”品牌,是我省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先行先试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举措。未来,“青春学习堂”将继续引领青年学子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