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炜 三湘都市报 2025-05-20 16:56:52
5月17日,在四川仪陇县总医院的广场上,一张病床被缓缓推出。病床上的少年戴着氧气面罩,校服扣子歪斜却整洁,六十多名同学围着他站成整齐的队列,快门按下的瞬间,他努力抬头微笑,这是任俊杰人生最后一张毕业照,也是青春最动人的定格。
15岁的任俊杰,是仪陇中学初三(1)班的学生。2023年,他因结核病休学,2024年复学后,又以超乎常人的毅力跟上学习进度。同年11月,他被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一种凶险的恶性肿瘤。尽管辗转多地治疗,耗尽了家中积蓄,病情仍不可逆转地恶化。
5月17日清晨,全班60多名同学徒步2公里,手拎板凳赶到医院。他们为任俊杰穿上校服,将病床推到队列中央的“C位”,送上签名篮球、手写信和千纸鹤。拍摄时,一名男生突然向病床敬礼,任俊杰用尽力气抬头望向镜头,这一幕让全网泪崩。
然而,仅17小时后,任俊杰于5月18日凌晨离世。他的父亲含泪说:“孩子们没有遗忘他,这是最珍贵的告别。”
教育的意义,从来不止于分数。当班主任带着全班跨越2公里,当同学们为病床上的少年系好扣子、折上千纸鹤,他们实践了比课本更深刻的课题,何为尊重生命,何为“不抛弃、不放弃”。无数人都能看到,同学蹲下身的动作,老师那句“一个都不能少”的坚持,教育的温度就藏在这些细节里。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被爱填满的瞬间。青春的意义,是即使知道结局,仍愿为他人点燃一盏灯。(全媒体记者 项炜)
责编:项炜
一审:项炜
二审:郭文雯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