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19 18:12:2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9日讯(通讯员 尹硕甲)初春的傍晚,湖南邵阳小溪市镇川门村李家祠堂内人头攒动。台上,一出以“宅基地纠纷”为原型改编的法治小品正上演,演员们用地道的乡音将法律知识融入诙谐的剧情,台下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与掌声。演出结束后,村民李大伯拉着法律顾问的手感慨:“原来《民法典》里还有这么多保护老百姓的条款,这回可算弄明白了!”
这样的场景,是小溪市镇“送戏下乡”普法活动的常态。近年来,该镇打破传统“照本宣科”的普法模式,将法治宣传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让法律知识“活”起来、“实”起来,真正走进百姓心坎里。
乡音搭台,唱响法治好声音。“过去发传单、开讲座,群众参与度低,现在用乡亲们爱看的戏来讲法,效果大不一样!”该镇镇镇长姜艾益介绍。镇里组建了法治文艺队,将农村常见的婚姻矛盾、土地纠纷等案例编成快板、小品、地方戏,在送戏下乡时演出。舞台边,法律咨询台前总是排起长队,律师和调解员现场答疑,发放《以案说法》手册。村民刘大姐说:“看完戏再咨询,法律条文不再冷冰冰,咱听得懂、用得上!”
红白喜事里,普法电影暖人心。在小溪市镇,红白喜事放映法治电影已成新风俗。去年,村民老简家办喜事时播放了短片《婚恋矛盾引发犯罪的警示》,片中因彩礼纠纷引发的悲剧让在场乡亲唏嘘不已。“这电影放得及时!”村支书老李说,“现在村里谈婚论嫁,大伙儿都会主动提‘按法律来’,纠纷少多了。”镇里还与民间放映队合作,针对不同场合定制内容:喜事放婚姻家庭法,白事播遗产继承案例,田间放映交通安全片……法治电影不仅成了宴席的“标配”,更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乡村风气。
法治理念生根,乡村治理结硕果。 普法创新的种子,正在结出善治之果。田心村村民刘叔因邻居占地纠纷,原本打算“找人评理”,后来想起法治电影里的案例,主动联系调解员依法解决;今年以来矛盾纠纷同比减少40%,村民参与“法治文明户”评选热情高涨。更可喜的是,年轻人通过短视频平台自发传播普法短剧,“利剑护蕾”“反电诈”等主题内容在乡村大喇叭循环播放,法治文化如春风化雨,浸润每个角落。
眼下,小溪市镇正筹划推出“片长说法治”活动,将法律知识与 “片组邻”三长工作结合,干群用文化搭桥,让法律走下高台、走进生活。普法不再是一板一眼的说教,而是带着乡土温度的故事,是祠堂前的欢声笑语,是宴席上的深刻共鸣。这样的探索,不仅筑牢了法治社会的根基,更让乡村振兴之路充满文明的芬芳。
责编:戴鹏
一审:戴鹏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