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抗战文艺作品|张强勇:冷峻与热情之下的小人物觉醒——谢冰莹抗战文学创作的艺术个性

编者按: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八十年过去了,那些用鲜血写就的故事,那些闪耀着民族气节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今日起,湖南文联公众号开设“专题·抗战文艺作品”专辑。以文学笔触回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壮阔历史,聚焦湖南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历程,讲述三湘大地抗战英雄的动人故事,并深入探讨抗战精神在当代的时代价值。现面向广大作家、文学创作及爱好者发起专题征稿,诚邀您以文字为笔,共书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照片来源于网络
冷峻与热情之下的小人物觉醒——谢冰莹抗战文学创作的艺术个性
谢冰莹,是中国第一女兵。其创作的《从军日记》《一个女兵的自传》等书籍,蜚声文坛。谢冰莹文学作品中刻画的小人物与小故事,是作者刻意塑造具有时代特色、历史印记的人物形象。小人物的塑造,需要用故事来烘托;需要作者有敏锐的时代洞察力。将人物与故事放在大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作品才能有典型性、艺术性,才能得以流传而成为经典。这更需要作者有着较好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时代的辨识能力,作品才能有影响力,作品才能穿透时间而流传。《从军日记》一书中的《汉奸的儿子》,是一篇人物特写。作品塑造了一个报仇雪恨,大义灭亲的爱国少年形象。主人公李海泉是一个13岁的少年,父亲是乡里一个趋炎附势,欺压百姓的劣绅。日寇横行乡里,身为乡绅的父亲为了巴结日本人,为虎作伥,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日本鬼子看上了他的妻子,他将妻子拱手送给敌人蹂躏,自己也沦为汉奸。这在当时日寇侵华的历史背景之下,一些没有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操的民众,在日本鬼子的威逼利诱之下,成了为虎作伥、无恶不作的汉奸。作品在当时的时代之下,这样的人物塑造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少年李海泉痛骂自己的亲生父亲是汉奸,丧失了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男人的气节。而且采取了报仇行动,当汉奸父亲正和日本鬼子鱼肉百姓,作恶多端时,李海泉放火烧死了他们。作品塑造李海泉的形象,打破了封建社会父子的盲从关系,从民族气节和国家大义出发。当自己受霸凌,母亲遭凌辱,祖国遭侵略,而父亲自愿委身敌酋,情愿沦为汉奸时。李海泉面对的是亲生父母,要承受着多少国恨家仇的耻辱,才做出艰难的选择。后来李海泉被日本鬼子杀害了,他在就义时喊出了“杀尽日本鬼!杀尽汉奸!中华民族万岁!”的口号。表现出一个爱国少年的民族意识和不屈的性格,而正是这种牺牲精神,激励着中国军民不怕牺牲,奋勇杀敌,最终取得抗战胜利。李海泉的形象,有着湘中梅山中“侠士”义气。更是作家谢冰莹在找寻中国传统文化中“侠”的精神的诠释。谢冰莹出生于梅山腹地冷水江,从小既受父辈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受民间习武强身的影响。既有剑胆琴心,又有侠骨柔情。李海泉形象的塑造,与谢冰莹逃婚、从军,不惧生死的“侠女”气质,深受梅山文化“不爱红妆爱枪头”的古典“侠文化”的影响。不但自己有着侠士情怀,更是通过人物塑造,去寻找一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侠”的精神、一种“中式的英雄主义”。“侠”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可贵的一部分。谢冰莹用文学的方式来表达文化血脉,表现大义灭亲、锄强扶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以及“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情怀。短篇小说《怪医生》,讲述的是陈医生,不仅医术高超,还有强烈的爱国情操。“七七卢沟桥”事变,陈医生从那天起,蓄发留辫,直至抗战胜利。八年的时间没有剪头发,他说这是“为民族戴孝”。他拒绝为日本人看病,不去日本医院做事。他“绝不愿意看到一个日本人”“听到日本人的声音心里就发恨,因为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涂着我们同胞们的鲜血。”“他知道,只有这样做,才能安慰自己的良心,才能无愧于国家民族。”他收集汉奸的证据,以备胜利后清算汉奸之用。小说塑造的小人物陈医生,有着深远的眼光,他能看到抗战必将胜利,胜利必将属于中国,属于中国人民。《怪医生》中陈医生的人物形象塑造,更是以冷峻如刀的笔触,剖析了在国家遭受外寇侵略时,乡村社会的一隅疮痍的现状。讲述了一个本应悲天悯人,救死扶伤的医生,在国难当头的坚韧与觉醒。他以抗战必胜的信念,去帮助朋友坚定信心,他热心地帮助好人,免费为他们治病。而绝不为日本医院做事而蓄发明志的底层人物,照射出黑暗中的人性微光。
李海泉的英勇牺牲和陈医生的默默奉献,都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是作家扎根生活,精心塑造,从而更具艺术的光彩。反面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同样是作家打磨而成。《汉奸的儿子》塑造的民族败类李富卿,就是抗战时期汉奸形象的真实写照。最后,他们的下场并不好,李富卿被自己的儿子处死。谢冰莹的人物形象塑造很有特点,《汉奸的儿子》和《怪医生》是两篇重要的人物特写,分别塑造了一个报仇雪恨、大义灭亲的爱国少年和一位高风亮节、正气凛然的爱国医生形象。她的系列的文学作品,创造出了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并且总是表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反映着一定时期的时代社会生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