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经开区一季度拼出“开门红”@湖南日报

刘佳宾 李礼壹   湖南日报   2025-05-19 07:12:29

抓招商,强产业,优环境

永州经开区一季度拼出“开门红”

永州经开区“五好”园区核心片区。蒋健 摄

刘佳宾 李礼壹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劲扬帆正当时。2025年,永州经开区以“五好”园区建设为引领,坚持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推动经济量质齐升。一季度,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速、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地方税收收入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新签约项目数等指标均稳居全市首位,经济运行“稳”的底盘更牢、“进”的势头更猛,实现首季“开门红”。

凝心聚力抓招商,激活发展“强引擎”

永州经开区坚持“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导向,建立“一把手”领衔机制,区党工委、管委主要领导高频次带队赴大湾区、长三角对接目标企业,推动招商资源向主导产业集中。深化“战区制”协同模式,打破部门壁垒,组建跨领域招商专班,形成全员参与、全域发力的攻坚态势。

创新“基金+产业”融合招商路径,围绕先进电子器件、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精准发力,以资本赋能撬动产业链关键项目落地。积极搭建招商信息共享平台,动态更新目标企业库,通过“云推介”扩大招商辐射半径,提升项目对接效率。

为进一步护航项目落地,永州经开区建立“全流程、全要素”服务体系,组建项目服务专班前置介入,统筹协调用地审批、规划调整等环节,最大限度压缩项目落地周期。强化要素保障联动机制,提升土地、水电、施工等各方面要素的保障能力,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建得快”。

靶向发力强产业,锻造转型“硬支撑”

永州经开区聚焦主特产业绘制产业链全景图谱,明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建立“链长制”驱动机制,强化政策、资金等资源支持,加速形成“龙头引领、链式协同”发展格局。

深化“智赋万企”行动,设立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首创“改造备案-过程跟踪-联合验收-48小时拨付”全链条服务。引入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生产系统深度融合。建立标杆企业经验推广机制,通过案例分享、技术培训等方式,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升级。

为持续优化创新和产业生态,永州经开区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联合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实施“专精特新”梯度培育计划,建立企业成长档案,配套政策辅导、融资对接等定向服务,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抢占市场先机。

多维施策优环境,厚植营商“新沃土”

永州经开区升级“政企交流2.0版”,建立问题“收集—交办—督办—反馈”闭环机制,通过“茶聊吧”等场景化沟通,面对面倾听诉求、实打实破解堵点。自2021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政企交流主题日”活动100次,重点解决园区用工、用电、用水、交通、通信等问题965个。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精准度与专业性,永州经开区推行“企业保姆”服务,健全“领导统筹挂帅-专班指导协调-部门组团服务-保姆驻企指导”垂直化服务管理体系,明确10项正面清单与10项负面清单,不断健全和完善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与保障。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永州经开区创新打造六个具有园区特色的“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全程陪办”服务。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赋码备案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减少20%的审批事项、50%的申报材料、60%的审批环节。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永州经开区将锚定“五好”园区建设目标,以招商引资扩增量、以产业升级提质量、以环境优化强保障,持续巩固“开门红”良好态势,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永州实践贡献更多“经开力量”!

责编:陈程

一审:陈程

二审:李礼壹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