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助残先进个人 | 危李:打造残疾人的“梦工厂” 用心撑起“稳稳的幸福”

胡旻 张妍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18 13:18:20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胡旻 实习生 张妍

【荣誉档案】

危李,男,汉族,1974年出生,湖南拓福家纺有限公司总经理,25年来累计安置残疾人就业470余人,残疾职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68.6%。曾获评“中国好人”“湖南好人”“湖南省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助残故事】

在岳阳楼区康王工业区,湖南拓福家纺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缝纫机“哒哒”声此起彼伏。刚过知命之年的危李穿梭其间,时而用手语与聋哑员工交流,时而俯身查看侏儒员工的操作台。这位五级伤残退役军人、企业党支部书记,用25年时间,将4人的棉花小作坊发展为年销售额超3000万元的省级龙头企业,更以“残疾人员工占比超70%”的壮举,为470余名残疾人点亮人生——他们在这里就业、成家、圆梦,他的员工将工厂称作“自己的家”。

(“梦工厂”——湖南拓福家纺有限公司)

军魂铸就初心:从“绝境重生”到“反哺报恩”

1994年,少年的危李带着军旅梦入伍,却在军事比武中意外负伤致残。退役后,他经历下岗、创业、火灾三重打击,人生跌入谷底。

“绝望时,是几位残疾人工友东拼西凑,凑出3万元帮我重建作坊。”危李回忆。就是这样一份雪中送炭的恩情,让他在公司遇到困境时,一次又一次地选择留下残疾人工友。危李曾立下誓言:“只要有一口饭吃,就要带着残疾人兄弟一起闯!”

1999年,危李创立公司时给自己的企业取名为“拓福”,初心就是希望鼓励大家努力开拓进取,凭自己的劳动为社会造福。这个名字既是企业的标志,也是员工们一致的精神追求。

创业25年来,危李践行诺言,扶弱助残,累计安置残疾员工及退役军人470余人次,企业残障员工占比超70%,为残疾员工定制“保底工资+生活补贴+五险一金”保障体系,投入150万元改造无障碍设施,量身定制岗位——锯短缝纫机腿、安装智能马桶、配备手语翻译系统……“以人定岗”的创新模式,让侏儒、肢体残疾、聋哑等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在他的企业里能各尽其能。

(危李在车间指导员工工作)

党建引领担当:从“谋生之所”到“精神家园”

多年来,危李坚持党建引领,成立企业党支部、工会、妇女之家、残疾人协会、残疾人志愿者工作站等组织,推动4名残疾员工入党,培养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钱等众多优秀员工。

李钱幼年失去双臂,求职屡屡碰壁,危李为其定制标书制作岗位,助其以双脚书写人生价值。

小儿麻痹症患者冯喜从仓库管理员成长为厂长助理,还与侏儒员工李中喜结连理。“像我这样的残疾人,家庭条件又差,想都不敢想能结婚生子。但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幸福,一家三口免费吃住在公司,现在过得非常幸福。”缝纫车间员工冯喜表示。

同时,危李视员工为家人,积极帮助员工协调解决户口迁移、子女入学、家庭矛盾等难题,促成6对残疾员工组建家庭。他说,只有不断地为员工解决生活中的“小难”,他的企业才“不难”,被亲切称为“大家长”。

在危李心里,他却认为:“与其说自己帮助残疾人,不如说是他们成就了自己。”

走进拓福家纺公司,“七室三房一厅”的生活区令人瞩目:心理咨询室、发泄室、多媒体培训室、残疾人图书室一应俱全;五层厂房配备3部电梯,24小时热水、免费食宿、班车接送等细节。

除此之外,危李还专门为残疾人员工家属安置了6间客房,让远道而来的员工家属能够多陪伴员工、多了解公司。让员工及其家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危李表示,“公司在残疾人就业工作上讲究“三方互动”,残疾人本身-残疾人监护人-企业,这三者之间是互通的,让残疾人员工及其监护人安心,真正让残疾人员工‘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大爱书写答卷:从“企业责任”到“社会标杆”

2020年疫情冲击下,订单量直线下降,危李坚持“不裁员、不降薪”,为了留住残疾人员工甚至亏本承接订单。在公司的发展阶段中,危李为了维持公司的经营,积极劝说家人,甚至不惜卖掉了自己在市区的两套房子,举家搬进厂里面住,与员工们同吃同住。

在吃饭的时候,危李会默默站在角落,让肢体残疾的残疾人员工在桌子上用餐;在园区骑车碰到行走不便的残疾人员工时,他会让残疾人员工上车载他一程;在残疾人员工生活上有困难时,他会亲自来到员工的工位旁耐心倾听,帮其解决问题。

这一幕幕温情都被残疾人员工们看在眼里,每当节假日收假回来,危李家门的把手上会挂着员工们从家中带来的礼物,有时是鸡蛋,有时是新鲜的蔬菜。当危李工作忙得没时间吃饭时,残疾人员工会为他留下他爱吃的饭菜……这一场员工与老板之间的“双向奔赴”,成为公司最动人的风景线。

危李深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背后承载的是员工们对他无尽的感激与信任。这份深厚的情感纽带,不仅让残疾人员工在公司找到了归属感,也让危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为残疾人创造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工作环境。

2016年,危李创立岳阳市绿洲残疾人辅助就业服务中心,安置30名重度肢体、轻度智力、精障残疾员工,从事剪线头、装袋等低强度工作,探索出“辅助就业”服务模式,获评“国家级示范试点机构”。

同时,他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每年都参加各种形式募捐、助残、助学、帮困活动,已累计捐款捐物180多万元。

此外,危李还将公司一部分区域打造成像幼儿园一样的家,接收了30余名有重度残疾的托养对象,而且每月为托养对象的家庭给予300元至500元的补贴。

自强映照时代:从“个人奋斗”到“群体之光”

近年来,危李个人先后荣获“中国好人”“湖南省模范退役军人”“湖南省2018年百名最美扶贫人物”等荣誉。而让危李更高兴的是公司也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湖南省‘十四五’残疾人就业帮扶单位”“湖南省助残先进集体”“岳阳市残疾人友好企业”“十佳最具社会责任感民营企业”等荣誉。

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危李个人奋斗历程的肯定,更是对公司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认可。危李深知,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每一位员工辛勤的汗水,是他们不懈的努力,才使得公司能够在残疾人就业领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

如今,拓福家纺公司的“幸福版图”仍在扩展,公司将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以科技赋能企业发展,开发出更多的岗位让残疾人朋友就业。危李的信念始终如一:“让残疾人有尊严地工作,有质量地生活,就是我的初心。”

危李不仅注重个人的成长与奋斗,更看重整个群体的共同进步。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汇聚起更多人的力量,才能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湖南省积极号召:“湖南要成为对残疾人最为友好的省份,湖南人要成为对残疾人最为友善的一群人。”对此,危李表示,就业是残疾人朋友尊严生活的重要保障,从而获得社会认同感。他倡导企业对残疾人在就业方面进行大力帮扶,鼓励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加入自强不息的行列中来,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时代篇章。

从军人到企业家,从受助者到助残者,危李用半生诠释“自强”与“大爱”。他撑起的不仅是残疾人的“饭碗”,更是一个群体的尊严与希望。这份“以残助残”的实践,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写下最温暖的注脚。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