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18 06:33:33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金燕
“很多年后,再次戴着红花走进人民大会堂。”5月16日晚9时许,扶婷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行文字,图片中的她笑靥如花。这位“85后”湖南代表,刚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上一次佩戴红花走进人民大会堂,她还是一名为国争光的残疾人运动员,屡次打破世界纪录。世界冠军、法学博士、公益律师、大学教师、“二孩妈妈”……多重角色的叠加,充盈着扶婷的人生大舞台。
“进无止境!我想做生命舞台的‘大女主’。”在接受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扶婷如是感慨。
“人生不是剧本,是旷野里的逆袭战”
5月14日上午,初识扶婷,一头利落短发,嘴角微微上扬,神情恬静淡然。她正忙于改演讲稿,A4纸首行写着10个字:想做生命舞台的“大女主”。
“人生不是剧本,是旷野里的逆袭战。”扶婷直言,30多年前,她拿到的人生剧本很是普通,甚至充满悲情。
1986年,她出生在湘潭的一个农村家庭,3岁时在一场车祸中痛失右臂。在父母爱的滋养下,她鼓足勇气,用独臂与命运抗争。
13岁时,扶婷成为一名残疾人游泳运动员。“我个头不高,身体也不壮,没有运动天赋,只有永不言弃的韧劲。”聊及过往,她轻描淡写。
“当你游到最后25米,虽已筋疲力尽,却要拼命去超越;当你撑到最后10米,快憋不住气了,仍要咬紧牙坚持……”扶婷坦言,只有完成每一关挑战,成功的终点,才会越来越近。
18岁,扶婷出征雅典残奥会。多年运动员生涯,她共斩获18枚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
2004年雅典残奥会后,扶婷离开泳坛,考入湘潭大学法学院,后高分通过司法考试,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研。2011年硕士毕业后,扶婷成为一名律师。
“因为独臂,刚入行时,我经常被当事人质疑。”没有抱怨,扶婷把自己揉进时光里,没日没夜学习钻研,不断提升业务能力。32岁时,这位“二孩妈妈”重拾课本,考取湘潭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扶婷用实力回击一切质疑。她先后受聘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咨询专家、湖南省涉残纠纷调解员,担任湖南省律师协会理事、湘潭市律师协会副监事长,出任40多家单位的法律顾问,办理过多起标的过亿的案件。
2021年博士毕业后,扶婷成为湘潭大学教师。“站上法庭和讲台,心境不一样。”扶婷告诉记者,她很享受当老师的幸福时光,也很注重学生的思政教育,她经常带学生参加助残活动,主讲的党课《雷锋精神》广受好评。
“因为自己淋过雨,想给更多人撑伞”
“因为自己淋过雨,想给更多人撑伞。”2017年,扶婷成立全省首个专为残障人士提供法律服务的工作室,带领30多名律师投身公益法律服务。
这个决定,源于她刚入行时的一起案件。一个9岁的小男孩在车祸中失去双腿,赔偿款没有着落。男孩家境贫寒,妈妈靠拉煤谋生。扶婷多次陪同男孩妈妈到法院,与法官和当事人反复沟通,终于促成案件调解,帮男孩拿到赔偿款。
前不久,扶婷代理一起盲人按摩师侵权纠纷案,为当事人争取到6万多元赔偿金。“暴雨冲走窨井盖,盲人按摩师不慎摔倒。当事人是全盲残疾人,我们办案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扶婷由此愈加意识到无障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扶婷发现,城市盲道、残疾人停车位等,依旧存在不少堵点。前不久,她关注到,湖南某处的残疾人停车位连续20天都被占用。“与普通停车位相比,无障碍停车位更宽敞。作为轮椅使用者,上下车都需要轮椅配合。”
扶婷认为,无障碍环境建设要通过检察公益诉讼,不断强化司法与行政管理良性互动,通过个案办理推动类案监督,让法律条文变成无处不在的社会细节,才能温暖更多残障人士。
5月16日晚,看到扶婷朋友圈的领奖照片,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扶婷的博士生导师吴勇感动不已:“从泳池到法庭,再到大学讲台,扶婷完成的不只是职业转型,更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经验丈量‘法治盲区’。”在他看来,扶婷身躯上的缺口,恰是法治之光照进来的裂缝。
而在扶婷看来,新斩获的这一枚奖牌,是她人生下一程的“加油站”,将驱动她攀登新的高峰。
责编:周秋红
一审:谭思敏
二审:朱晓华
三审:文凤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