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丨以国际标准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16 21:29:32

邓欣桐 万丽君

5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包容性数字经济通用要求与指南》,该标准由我国牵头制定,是ISO首个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数字经济标准。

行业发展,标准先行。据联合国人口司预测,截至今年年底,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14.2亿人。在此背景下,制定适老化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准则和核心要素,正当其时。该标准涵盖在线购物、数字银行、数字医院、智慧家庭等多个老年人参与数字经济的高频场景,提出多条具体建议及应用案例,精准回应老龄化社会下的数字多元需求。长远来看,这些细致入微的规范,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接触数字服务的心理与操作门槛,推动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数字社会。

我国牵头制定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数字经济标准,一方面在于我国有庞大老年群体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国对于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高度重视。就在我们身边,景区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开发适老智能导览系统;医疗系统推广“智慧助老”服务,提供远程问诊支持……事实证明,各行各业只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便能为老年人适应数字时代、共享科技红利寻到合适的解题之道。

就在前不久,我国还牵头制定了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养老相关标准制定,让更多国家受益于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智慧成果,这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东方智慧的生动诠释,也体现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大国担当。期待在相关标准指引下,更多老年人可以安心、便捷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乐”。

(作者分别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2022级学生、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责编:万丽君

一审:万丽君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